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07:09:00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让“诗与远方”有了更智慧的打开方式。

不少地区依据地域文化特色,构建起全新的旅游生态。例如,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数字藏经洞”在全球上线,北京中轴线“数字孪生元宇宙”平台上线等。这些生动实践,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去年5月份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和支持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演艺场所、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不难看出,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赋能文旅产业,已经从“辅助手段”升级为“核心动力”。

在这一进程中,还有需要提升的环节。例如,全链条资源整合度亟待优化升级,投资大收益小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可从政策制定、企业发展等层面着力化解难题,让数字化手段更好赋能产业发展。

一方面,在制定数字文旅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创立数字文旅扶持基金,用于重点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给予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一定政策支持,推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鼓励其发展数字化文旅,为做好智能旅游服务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挖掘历史故事与民族风情,深耕地方特色,展现各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价值。相关企业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还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对旅游景区进行智能化管理,如智能导览、智能监控等,进一步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 阳)

相关文章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

    视觉中国全资子公司加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综合代理专业委员会(4A)

    视觉中国全资子公司加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综合代理专业委员会(4A)近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综合代理专业委员会(4A)第二十届第二次理事长联席会在京召开,视觉中国全资子公司汉华易美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华易美”)正式获批成为4A会员单位,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出席会议并参加授牌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赋能走特色发展之路,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共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这个暑假,位于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国家级传统村落龙潭村人气高涨,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来这里体验闽东文化。龙潭村和邻近三个传统村落联手打造的龙潭文化创意产业片区,通过修缮古村民居、整理文化遗存、

    聚焦第七届山西文博会 | 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正式发布

    8月22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仪式现场,正式发布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来自省直相关单位及各市、各文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近百位代表参加仪式。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导向

    向海图强 谋求“三变”

    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正式结束。当数百艘渔船解缆启航,南海的波涛之下,一场远比捕捞作业更加深刻的海洋产业变革,已在南澳悄然发生。海洋经济的未来,在于从传统的索取者转变为现代的管理者和增值者。南澳以其“三变”,标志着一种更可持续、更富智慧的蓝色文明在此蓬勃生长。一变,以高质量规划为引领,变避风港湾为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