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平铁西公安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22:00    

为增强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四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


活动围绕防校园霸凌、防电信网络诈骗、抵制毒品危害等热点问题展开,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知法守法、明理向善。日前,该局英雄派出所民警、法治副校长陈世龙走进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为师生们带去一场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法治盛宴。

“防霸凌”宣传 织密防暴“安全网”


“同学们,什么是校园霸凌?如何应对校园霸凌呢?……”


活动现场,陈世龙结合近年来真实的校园霸凌案例作为切入点,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采取“菜单式”普法、PPT课件演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师生们详细阐述了校园霸凌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并对如何应对校园霸凌进行了细致讲解。现场问答互动环节,他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对预防霸凌的看法,并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肯定与指导。他还提示,派出所已与学校建立“反霸凌联动机制”,开通24小时报警专线,遇有校园霸凌行为请及时报警,警方将依法严肃处理。


“防电诈”宣传 系好师生“法治扣”


“同学们,出售‘电话卡’就能赚300元,你们卖不卖?街边‘扫码领礼品’,你扫不扫?……这种‘0成本’赚钱的‘好事’你心动了吗?”


为避免青少年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尤其是揭秘高发的游戏交易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刷单兼职诈骗等犯罪套路,陈世龙以“谨防电信诈骗 谨防网络诈骗”为主题开展法治宣讲活动,通过引用同学身边鲜活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向师生普及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惯用手段、常用手段和防范技巧。提醒学生们要时刻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谨防成为受害者,谨防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禁毒品”宣传 筑起校园“防毒墙”


“同学们,毒品离我们有多近?毒品已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白色粉末’,它们可能伪装成‘邮票’、‘跳跳糖’、‘电子烟’,甚至混入奶茶、巧克力中,一些不法分子以‘提神’、‘减肥’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沾染毒品。”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无毒氛围”,陈世龙通过播放禁毒宣传视频、引用近年典型案例、发放禁毒宣传单、禁毒知识授课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及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等知识点,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醒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觉抵制与防范毒品侵害。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自觉抵制毒品,同时也会带动家人及亲朋好友共同抵制毒品,珍惜生命,营造健康生活、绿色无毒的良好生活氛围。

来源:彩练新闻

初审:王聪俐

复审:崔瀚文

终审:赵宇


相关文章

    【法润三晋 e法同行】山西太原西矿街北社区:“六心六号”法治专列驶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田媛媛):7月23日,记者跟随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太原市万柏林区南寒街道西矿街北社区创新“六心六号 法治护航”特色模式,将精准普法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法治引领、服务惠民”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党建

    贵阳公布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对外公布《2025年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该工作要点明确,将着力优化五个环境,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出台实施

    大厂程序员被裁后制毒贩毒获刑

    7月14日,据法制与新闻消息: 宋某甲曾经是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2022年间,因公司裁员返乡创业。同年8月,宋某甲设立某科技公司,不仅花光所有积蓄,还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大半年后,其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遣散员工。仅留下胞弟宋某乙。2023年7月的一天,宋某甲的堂弟宋某丙来科技公司溜达,其脱口而出,

    周至公安:警“心”护学暖民心 学校致谢送锦旗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丁鹏)“看到警察同志在校门口,我们师生们心里就很踏实,真是安全感满满!”近日,周至县实验小学师生代表将一面印有“心系学子护平安 情暖校园铸和谐”的锦旗送到周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向民警辅警长期以来坚守“护学岗”,全力守护师生安全的暖心行动表示诚挚谢意。 城关派出所辖区是

    我国立法拟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拟进一步充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有关规定。根据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地方、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社会公众建议,草案二审稿充实相关规定,明确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加强协同配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对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