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校地共振 鹭岛创客亮剑“硬科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9:04:00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8月25日讯(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通讯员 雷飏 郭文晨)“硬科技”的火花再次点燃鹭岛。8月23日,第七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决赛鸣锣开赛,优秀校友项目同台竞技,集中展示硬科技创新力量。作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领域的现象级赛事,“海棠杯”首次走进厦门,携手这片创新创业沃土,激荡起硬科技与资本、技术与市场的多重碰撞。

本次比赛由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天津大学指导,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天津大学合作办公室、北洋海棠基金主办,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北洋)大学厦门校友会承办。

选良种 多项“硬科技”鹭岛争锋

“企业的技术优势在行业里能保持多久?”“商业化落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是否考虑过与本地产业链做深度融合?”

一个个犀利的问题从评委席抛向路演舞台,比赛现场,聚焦硬科技领域的路演比拼高潮迭起,创业团队轮番登场,带着新材料、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项目,与评委和投资人面对面交锋,既展示创新实力,也直面市场与资本的“灵魂拷问”。“随着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发展,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锂电池,满足其长时间续航要求。”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厦门艾科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仁远表示,他们正在开发的就是硅碳负极用多孔碳树脂材料,可用于提升锂电池性能。

据了解,艾科夫新材料位于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目前已实现2000吨产能,并与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有着密切合作。

另一支参赛队伍厦门北洋瑞恒智慧健康有限公司则深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了“脑康智环”——可穿戴脑机共融心智健康全景守护平台。

面对评委关于市场应用场景的提问,企业研发实验室负责人汪静嫒回应,通过硬件设备采集脑电波、心率等电生理信号,构建心智模型,解读大脑活动,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比如在教育行业,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其专注力水平;在临床医疗应用场景,帮助医生给病人快速进行疾病筛查。

“我们参与比赛的最核心目标,就是想把产品带到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到企业所研发的先进设备的功能与应用。”汪静嫒表示。

最终,经评审团评审,“心衰有源器械研发开放平台”“基于多肽递送技术的皮肤药物和医美成分开发”“分散型微针及其关联技术的研究和转化应用”等7个项目获奖,获得直通10月1日在天津举办的大赛总决赛资格。

引活水 资本赋能培育创业新星

自2019年首届赛事启幕以来,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市,累计吸引超千个硬科技项目参赛,撬动各类融资超50亿元,总估值突破400亿元。“大赛不仅是赛出一二三等奖,更是要通过大赛让创业团队深刻认识自己在创业中的不足,并且链接资源,搭建平台,协助企业在创业中不断迭代成长。”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天大科技园总经理何勇军表示。

作为大赛的核心资本引擎,北洋海棠基金与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互为支撑——大赛为北洋海棠基金源源不断输送优质项目,而基金则为项目提供资本赋能。截至目前,北洋海棠基金直投参赛项目15个,投资金额达1.5亿元,带动联动投资20亿元,培育出了投后111亿元总估值的硬科技参赛项目军团,云遥宇航、航天驭星、玻色量子等明星项目更是已跻身行业前列。

这种从比赛到投资,从展示到落地的链式生态,成为“海棠杯”最大竞争力,也让越来越多创业团队将其视为创新创业的“必修课”。王仁远就表示,北洋海棠基金与“天大+碳湾”模式跟企业项目非常契合,参与比赛不仅可以得到各方面支持,还能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学习成功经验。

植沃土 校地共振共绘创新蓝图

从北洋园到鹭岛,“海棠杯”的落地不仅是一场赛事的延伸,更是天津大学与厦门校地合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近年来,天津大学与厦门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共建天津大学乡村振兴翔安工作站;校友企业盈趣科技与厦门市科技局联合设立厦门脑机接口与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启动名校博士厦门科技服务团、厦门校友会等。

此次大赛开幕式上,多项签约仪式举行,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签约,将携手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支持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共同开展技术经纪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

此外,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厦门北洋海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洋海棠基金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促进天津大学优质科技成果在厦门转移转化、促成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海棠基金合作,共同开展硬科技早期项目投资和支持校友创新创业。

此次第七届“海棠杯”设立厦门赛区,是厦门火炬高新区链接天津大学创新资源、激活区域硬科技创业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当前,厦门正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通过完善“企业和高校‘共同出题’、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协同发力,高新园区承接落地”的创新体系,厦门着力打通从技术策源到成果转化、从创新赋能到产业孵化的创新链条,推动更多硬科技项目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成为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以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契机,成立“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全力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落地,建立“平台+高校+企业”合作机制,形成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转移转化平台为载体、科创耐心资本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助力高校优质科技成果来厦顺利落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厦门这座充满创新活力和无限可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浓厚的创新氛围。”选“良种”、引“活水”、育“沃土”,天津大学与厦门正携手绘制一幅创新创业的共赢蓝图。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

    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车用尿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2025年度,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车用尿素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产品40批次,未发现不合格。车用尿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名单及结果序号产品具体名称商标生产日期/货号规格型号标称生产企业标称生产企业地址受检单位样品来源抽查结果1柴油机尾

    校地共振 鹭岛创客亮剑“硬科技”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8月25日讯(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通讯员 雷飏 郭文晨)“硬科技”的火花再次点燃鹭岛。8月23日,第七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决赛鸣锣开赛,优秀校友项目同台竞技,集中展示硬科技创新力量。作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领域的现象级赛事,“海棠杯”首次走进厦门,携手这片创新

    向海图强 谋求“三变”

    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正式结束。当数百艘渔船解缆启航,南海的波涛之下,一场远比捕捞作业更加深刻的海洋产业变革,已在南澳悄然发生。海洋经济的未来,在于从传统的索取者转变为现代的管理者和增值者。南澳以其“三变”,标志着一种更可持续、更富智慧的蓝色文明在此蓬勃生长。一变,以高质量规划为引领,变避风港湾为现代化

    16日开考!游泳中考这些规则和事项请注意

    2026届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游泳测试(以下简称“游泳测试”)即将开始。想知道游泳测试有哪些,规则和注意事项吗?快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分值及测试评分标准游泳项目分值为10分。考生最多可以参加2次测试,记录其中最好的一次有效成绩。参加第一次游泳测试后,若考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在测试结束4

    科技赋能文旅新场景 19个优秀案例点亮水韵江苏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19个项目成功入选。在拈花湾景区,“AI塔”项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项目深度融合光影艺术、数字孪生、智慧中控、虚拟现实、全息数字影像等技术,在传统园林空间中构建出虚实交融的智慧之塔,首创的“光影艺术+园林景观”沉浸式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