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块地就是个‘垃圾场’,大伙儿都绕着走。现在好了,出门就是公园,遛弯儿、锻炼、唠嗑都有地儿了!”住在长春小区的李女士沿着彩色的步道,边散步边笑着说。在她身后,几位老人坐在崭新的凉亭里打牌,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杂草丛生、堆满碎砖烂瓦的闲置空地。


长春小区是巴彦查干街道长盛社区的老小区,院内的一块800多平方米的空地,春天刮风尘土飞扬,夏天有人偷偷种菜施肥,味道难闻,冬天又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居民投诉不断,是长盛社区环境建设的一块“心病”。


“社区多次组织清理,但总是治标不治本,光靠社区‘单打独斗’无法解决问题,还需要居民一起出主意。”长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宋梅荣说。今年年初,长盛社区通过“书记有约”机制,把这块地的改造提上日程。“我们挨家挨户发问卷,还在微信群里投票,光座谈会就开了两次。”宋梅荣说,“这是自社区‘书记有约’机制设立以来,首次收到的居民诉求。有居民提议建健身区,老人想要乘凉的地方,年轻人希望孩子能安全玩耍,我们就把大家的需求都合理安排进去。”最让她感动的是,小区建设单位蒙东能源公司主动参与,帮忙勘测场地、设计方案。

今年5月中旬,挖掘机开进了这片杂草地。50天后,原本的闲置空地彻底变了样:健身器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新铺的步道两旁种上了绿植,凉亭里聚着唠嗑的老人,两盏太阳能路灯让夜晚也变得热闹起来。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杂草堆,夏天蚊子特别多,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现在可好了,下楼就能锻炼,父母有地方乘凉唠嗑,孩子也有地方玩了。
居民 丁宏媛

从无人问津的荒地到人气爆棚的公园,这个800平方米的小公园没有宏大的设计,却装满了最朴实的民生温度。正如宋梅荣书记所说,“老百姓想要的,不过就是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小日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期待早点落地生根。”如今,这片曾经让人绕道走的角落,正用欢声笑语讲述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故事。

2025年以来,长盛社区紧盯居民急难愁盼,依托“书记有约”工作机制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原建筑企业蒙东能源公司,对长春小区800平方米闲置空地实施改造提升,建成了休闲小公园,有效提升了小区整体生活品质,赢得居民一致点赞。下一步,长盛社区着眼长效服务,将持续聚焦居民诉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努力将一时的“好评”转化为居民长久的满意。
长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宋梅荣
记者:乌日汗 刘志浩
实习记者:乌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