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激光雕刻机火热,光峰科技突破正当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47:00    

找一张自拍照,传输到一台不大不小的机器中。3秒内,机器生成雕刻路径,接着你就可以在可乐罐、皮革上用激光刻下相同的图案,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这是近年来,海外市场颇受欢迎的一场激光雕刻潮流风口。

2023年全球激光雕刻机市场规模达到111.94亿元(人民币),中国激光雕刻机市场规模达到45.36亿元。同时据预测,到2029年全球激光雕刻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

从目前来看,激光雕刻企业进入市场主要有两种打法:一种是直接面向C端用户,主打小型的低端激光雕刻机。不过由于整体多是组装产品,所以品牌含金量相对较低,也更容易陷入价格战;

二是面向B端的,更复杂但是也更有含金量的中高端雕刻机,但缺点是对企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对在上游核心器件方面有着很强的规模化优势要求,所以品牌企业也就相对更加稀缺。

不过最近,光峰科技在香港春季电子展上推出了一款中高端的激光雕刻机设备,顿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从现场的海报介绍来看,光峰主要提供激光雕核心模组和ODM整机服务,都是光峰上游技术突破后的产物,并且还是面向B端、主要瞄准海外市场的创新产品。

也就是说,光峰科技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那这就让人有点好奇,光峰科技的这款激光雕刻机含金量如何?又是怎么实现的?以及对光峰科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上游突破,光峰科技的激光雕刻机来了?

其实,此前就有媒体透露,光峰科技在激光产业链的上游实现了突破,上游的突破又会驱动新场景、新赛道的落地。

但没想到是,这么短时间,光峰就在激光雕刻机赛道取得了新进展。

不过老实说,光峰科技过去在激光赛道的技术积累,也确实配得上此次突破。

比如围绕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光峰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及获得授权的专利已接近3000项;又比如其自研的全球首个PPI破万的AR光学模组,不仅解决了行业面临的轻量化与日常佩戴难题,而且还满足了室内外多场景的亮度需求,为AR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

也正因如此,现在光峰科技进入激光雕刻机领域拥有着三大优势:

一是技术优势。背靠过去在激光赛道对“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力,现在光峰科技的激光雕刻头和激光雕刻机有着行业同功率最小光斑,同光斑最小体积,整体体积和功耗也要更小更低。

正是由于雕刻核心模组的小体积,小光斑等特性,更容易实现更高的雕刻速度。高速雕刻最高可达1000mm/s算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加工时间。

同时,雕刻精度还高、易操作,适用于多种场景和材料雕刻,比如能在木材,皮革,塑料,金属等各种材质上进行雕刻和切割,全面支持用户进行各种创意设计和个性化创作。

二是定制化优势。这算是此次光峰激光雕刻机最大的产品亮点,也是和很多传统品牌企业不同的地方。比如光峰可以实现功率定制、提供10W、20W、40W等功率选项,可以让用户根据不同材料和雕刻要求灵活选择。

另外,这款激光雕刻机还可以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实现工作区域定制,提供适配的雕刻方案。比如标准工作区域是300x200mm,但同时也能够定制尺寸,无论是制作招牌、广告宣传品,还是在小家居装饰、礼物礼品上雕刻加工,都可以完美适应。

三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

过去的激光雕刻机行业,有的是不能定制功能,有的是能定制,但上游技术没突破,所以产品很难实现技术差异化和规模化优势,品牌市场竞争力也就相对较弱。

但光峰不同,在激光产业多年深耕布局下,光峰科技既懂产品,也懂客户和应用场景,现在更是实现了产业链上游的突破。所以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势下,光峰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也能像比亚迪、宁德时代们那样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核心器件的自给自足,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此外,通过供应链管理,光峰还可以利用协同作业和信息共享实现对物流、库存和采购环节的进一步优化,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物流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当然,这一点实际上不止是光峰科技进入激光雕刻机领域的优势,而是随着激光产业链上游的突破,光峰未来在更多领域、更多市场共同的核心产业竞争力……‌

激光雕刻机,光峰科技变革创新的开始

要说激光雕刻机对光峰科技有什么价值意义?

由点及面地看,有三方面:

一是直观的业绩带动。从数据来看,2023年某低端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品牌,年营收已达到超十亿元的规模,瞄准的同样是海外市场,并且至今还保持着不错的增长态势。

也就是说,现在激光雕刻机在海外市场就是一个火热的消费风口,只要你能站上来,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在这方面,光峰科技明显不只是想站上去,还想站得更久、更稳。

毕竟,现在光峰的激光雕刻机不仅技术含量更高、功能更加丰富且具有差异化定制优势,这就意味着光峰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拥有很强的品牌护城河,无惧后来者的挑战和冲击。

再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的成本规模优势,光峰的激光雕刻机毛利率也会更高,更能够带动整体的财务增长表现,所以这一点尤为值得期待。

二是生意模式的价值突破。如果把激光雕刻机单纯地视为一个业务增量,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就激光雕刻这一条上游技术线,未来光峰科技在下游就可以切入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生态。

比如随着对激光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光峰科技似乎也可以横向辐射至激光切割、3D打印、精密焊接等高附加值领域,从而在“核心器件+应用场景”的技术扩散背景下,开拓出更多领域的客户群体。

就像此前邦德激光在通过攻克20kW合束器技术后,便成功延伸向了新能源电池切割等千亿市场那样……

又比如,虽然现在光峰科技更多倾向于B端市场,但是也并非不能将工业级技术降维应用于文创、教育等C端市场,一旦成功实现专业设备大众化,那么便是对消费级市场的场景重构。

除此之外,现在激光雕刻机也只是光峰科技在激光产业链上游突破的一个开始,而不是全部,在不断的投入研发下,光峰科技更多的技术线,未来还会不会实现从1到N的“遍地开花”式的创新涌现,会不会撬动更多产业生态裂变?这同样是个未来可期的点。

毕竟,光峰科技的这种核心技术平台化、应用场景矩阵化、供应体系自主化的三重优势,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穿越发展周期的能力,产品实力过硬,技术实力过硬,再加上有行业标杆案例,业务增长飞轮自然也就会越转越快……

三是对掌握上游核心器件能力、技术主权化的激励。

此次光峰科技对激光产业链上游的突破,以及激光雕刻机的推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加剧的背景下,无论是对国家、对产业,还是对品牌企业来说,都应该及时放弃幻想,沉下心来去从"应用创新"走向"底层突破"的产业升级,以构建独属于我们的激光产业技术生态护城河。

就像现在,相较于依赖供应链调整的企业,光峰科技以核心技术为支点的多元化产业布局模式,无疑要比传统科技型企业在应对贸易壁垒方面,更加地游刃有余。

事实上,现在光峰科技在激光产业链上游的突破,也印证了这样一个想法:

随着中国智造的崛起,我们的激光产业在上游的技术创新、标准定义和产品设计方面,其实已经不断追赶了上来,有的领域甚至还实现了对海外市场的领先。

那么接下来,只要技术创新与下游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形成闭环,中国制造完全可以在高端专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中国产业链也将正式进入一个以“重新定义产品价值”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

    从零跑B01看“领跑”路径

    再次击穿传统价格带。7月24日,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上市,推出三种续航共六款版本,指导价区间8.98万—11.98万元。这意味着在新能源A级轿车细分市场,价格真正击穿了10万元大关,开始进入了8万元区间。“半价Model 3”对于零跑B01的定位,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更是直言。以此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 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速打通,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更加健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耕廿载,智助小微:仲利国际的成长之路

    二十年前,从上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开始,仲利人怀揣着“企业运转无虞,助力成长扬帆”的朴素信念,深入工厂车间,用脚步丈量需求,用专业赢得信任。二十年光阴流转,这份初心未曾改变,却已让仲利国际在时代浪潮中淬炼出更坚韧的筋骨、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智慧的动能,也成就了仲利与万千中小微企业命运交织、共同成长的生动

    麻省理工毕业,这位印度工程师来大湾区搞“黑科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袁思杰 实习生顾欣宇 香港 深圳报道想象一下,人类指尖的轻触,不再局限于宏大的雕塑或巍峨的建筑,而是能在蝴蝶翅膀的虹彩纹路间游走,甚至在细胞膜的精微褶皱上书写生命的密码——纳米3D打印技术,正是这样一支点石成金的“神笔”。它以原子、分子为墨,以微观尺度为砚,突破传统制造的藩篱,在发

    2025Q1平板市场:出货量双增近20%,华为凭何稳坐头把交椅?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平板市场表现活跃。Canalys数据显示出货量达870万台,同比增19%;IDC报告称出货量852万台,同比增19.5%,华为在两份报告中均位列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6%(Canalys)和34.5%(IDC)。Canalys分析师指出,受政府补贴推动,本土厂商在这轮增长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