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布局具身智能!荣耀新动作曝光 手机巨头集体抢滩机器人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26:00    

《科创板日报》4与3日讯(记者 黄心怡)《科创板日报》独家获悉,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

除了荣耀外,三星、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头部厂商均已开展机器人相关的布局,一场围绕"后手机时代"的卡位战正悄然打响。

▍新产业孵化部瞄准具身智能等研发方向

据悉,荣耀新产业孵化部致力于把握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探索,帮助荣耀开拓全新增长路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该部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

在某招聘网站上,《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荣耀提供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一体化关节设计师、机器人动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多个实习生招聘岗位。

荣耀还面向社会招聘机器人相关的硬件系统工程师、规控系统工程师等岗位。

从岗位职责来看,硬件系统工程师负责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控制板的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规控系统工程师负责基于强化学习/WBC MPC模型控制的双足运动控制算法的研发和调试,或负责具身智能双臂操作算法的研发和调试;数据系统工程师负责开发机器人数据生成和增强平台,支持足式机器人地形适应 、机械臂抓取力反馈等需求;整机系统工程师负责机器人本体仿生构型设计,结合生物力学原理优化机械结构(如类人/四足机器人关节布局、运动自由度规划);感知系统工程师.构建动态环境建模系统,支撑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规划;动力系统工程师负责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传动、散热等模块)的选型、匹配及集成设计等。

▍手机巨头集体抢滩机器人

荣耀并非第一家入局机器人的手机厂商。不久前, 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Lab”, 将聚焦消费级市场,专注于个人及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研发。目前,vivo也在为进军机器人行业招兵买马,重点突破家庭机器人的“大脑”与“眼睛”相关技术,首款产品有望在未来2-3年内面世。

此外,三星、小米、华为、OPPO等也均展示过机器人相关的布局。比如,小米曾发布“铁蛋”四足机器人、CyberOne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024年,小米机器人公司正式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正推进仿人机器人在自有制造系统的分阶段落地。

在今年的CES2025上,三星宣布其家庭智能机器人Ballie将于2025年正式量产交付。在2022年的未来科技大会上,OPPO展示了小布家庭机器人和第三代四足机器人QRIC。

《科创板日报》还了解到,华为内部包括云计算、车BU、终端BG等在内的多个部门都在推进机器人布局。

华为于今年 2 月 13 日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该商标注册申请的商品/服务项目涵盖教学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科学研究用具有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用于家务清洁和洗衣的具有人工智能的类人机器人等。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华为自动快充机器人则在去年12月首次亮相,预计今年上半年量产。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在去年年底正式运营,并与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深圳市大族机器人、墨影科技、拓斯达、自变量机器人、华龙讯达、深圳华成工业控制、中坚科技、埃夫特、北京创新乐知信息技术、数字华夏深圳科技、北京中软国际教育、浙江强脑科技、佛山奥卡机器人、禾川人形机器人等企业完成签约。此外,华为成立了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在2024年由8.7亿人民币增至38.9亿人民币

2025年2月,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已在秘密研发适配未来智慧家庭生态的机器人产品矩阵,涵盖人形及非人形两大技术路线,相关项目正处于概念验证的关键阶段。

▍手机增长放缓 具身智能会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增长正面临瓶颈,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新的赛道。IDC、Canalys等多家研究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将有所放缓。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1%,达到12.23亿部,增长超过预期。但2025年预计将快速放缓至1.5%。

与小米、华为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相比,荣耀、vivo等厂商似乎把新增长点放在了人工智能上。

荣耀CEO李健在今年的首次对外亮相中,正式发布了荣耀阿尔法战略(HONOR ALPHA PLAN),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并承诺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助力生态建设。他表示,“人工智能革命将重塑终端产业的新范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力、社会,甚至文化。”

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认为,“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有望成为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关键纽带。可以想象,机器人会应用在家庭服务、养老、医疗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既能干好活,还能很懂你。”

IDC中国研究经理李君兰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家用机器人仍处于发展早期,但个人消费者对智能陪护、健康监测、家务辅助等功能的需求正逐步增长。由于其目标用户与手机消费群体基本重合,家用机器人有望成为手机厂商下一代潜在的“智能终端”产品

“手机厂商在AI计算、传感技术、智能交互、操作系统等方面具备技术积累,可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推动其智能化发展。手机品牌已构建智能家居和IoT生态,机器人可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枢,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进一步增强生态闭环。手机产业链在芯片、传感器、供应链管理、量产能力等方面的成熟体系,可助力机器人降低成本、提升制造效率,加快市场落地。”

不过,”造机器人”比造“手机”难度更大,手机厂商切入机器人赛道,仍存在不小的挑战。李君兰称,“手机作为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更为成熟且市场较为稳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实现物理交互为主要目的,需要更精准的环境和任务的自主感知、学习、决策和执行能力,涉及到更复杂的软硬件技术集成和更高的研发投入,产业链不成熟,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更是发展初期,需要面对众多技术挑战,包括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精密的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以及高度自主的控制系统等。”

李君兰认为,手机厂商布局机器人赛道的快速落地,在未来两年仍面临一定挑战,仍需克服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成本控制和产业链整合等多重难题。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落地在教育科研、文娱展示等场景,如果量产只是“为用而用”,难以为客户带来实际的业务运营成效,达不到规模化应用效益,那么对人形机器人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有一部分手机厂商进入机器人是凑热闹,因为投资人对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比较热衷。”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称,“有些手机厂商想要借机切入新的赛道。另一部分手机厂商可能认为自己在软件上的优势,可以移植到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丰富自身业务生态,以期待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相关文章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凭啥一票难求?|锋面评论

    日行万步、排队等候30分钟以上,这俩撞一块,你猜我去了什么地方?答案可不是迪士尼,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年的大会,不仅请来了2018年图灵奖得主、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这样级别的大咖,连展会都是前所未有的爆场。世博展览馆门口,入场队伍摩肩接踵。据说单日票、三日通票都是一票

    新经济 | 湖北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上海亚马逊云科技游戏数字化赋能中心揭牌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设立 总规模100亿元7月26日,武汉投控集团与东湖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核心内容之一,是由武汉投控集团旗下武汉基金,联合长江证券、东湖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武汉投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发挥母基金投资引领作用,采用“母基金+项目直投”方式

    无人配送如何破局?政产学研代表共探发展新路径

    中国日报7月26日电 7月23日,由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办,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联合主办,美团、九识智能、新石器无人车、主线科技提供支持的"车路云50人论坛·无人配送闭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

    机器人“打螺丝” 成都这场开放日活动揭晓制造业转型密码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王翱工业机器人挥舞机械臂,以微米级精度进行装配、中小工厂“一键下单”像打车般精准匹配解决方案……这些曾存在于科幻片的场景,正加速成为现实。7月25日,“智造未来・转型共生”蓉城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数智产业园举行,近50名企业、市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阿里展区抢鲜看:AI正在加速转化为“人间烟火”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25日,各大科技企业已经布置好展区,3000多项展品济济一堂。在阿里巴巴展区,我们看到模型能力突飞猛进,正在通过开源生态引发一场生产力变革;与此同时,AI也正在加速转化为“人间烟火”,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 图为阿里巴巴展台 AI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