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九龙坡:“文明种子”遇沃土,“十大行动”催开满城幸福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1:43:00    

“以前过马路提心吊胆,现在车让人、人快走,心里踏实多了!”在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附近的斑马线上,市民张大爷的感受,道出了九龙坡悄然变化的日常。这些变化,源于一颗颗“文明种子”在九龙坡的深耕厚植。

文明成果展示。

2024年8月1日,九龙坡区召开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正式启动相关工作。该行动计划旨在通过5年时间实现“七个之城”目标,涵盖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 ‌

“十大行动”实施近一年以来,九龙坡区全区上下以此为纲,将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融入其中,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城市,让文明的“种子”融入城市肌理,开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满城“幸福花”。

理论铸就文明根基,文明创建有了基石

文明创建非一日之功,必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的提出与实施,为全区文明创建搭建了坚实的四梁八柱,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而理论则是推进治理的重要加速度。

2025年2月,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月”在九龙坡区启动,在杨家坪步行街举办的“文明之春”市集成为城中热事。本次市集以“文明在我、文明在小、文明在线、文明在手、文明成风”五大主题板块为核心,集中展示近30项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文化展示和便民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赶集”驻足参与。这场市集不仅是文明成果的展示台,更是市民参与创建的大舞台。

当下,“理耀龙门”宣讲活动正在九龙坡区各镇街持续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与鲜活案例,让理论传播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消防员李玮啸‌在冶金村社区用“锅烧煳引发80%火灾”的鲜活数据引发居民热烈讨论,70岁居民程昌明感慨“这样的宣讲来多少次都不为过”,大家承诺守护社区安全……宣讲活动正成为九龙坡区文明创建的鲜活载体,真正实现“声入人心、行见实效”。

近一年来,九龙坡区通过深化打造“理耀龙门”宣讲品牌,构建1+9+N宣讲矩阵,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330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220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共同构建有坚定信仰的城市文明。

同时,九龙坡通过强化巴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依托抗战兵工旧址博物馆聚落、中共四川省临委会会址、刘伯承六店旧居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强国复兴有我”等宣传教育活动1270场次,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志愿服务更是文明城市的鲜活注脚。随着“志愿者之区”推进方案的落地,“渝善渝美 志暖九龙”品牌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城市肌理,爱心义剪、免费磨刀、微宣讲、有奖竞答等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志愿者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数字化赋能则让文明实践焕发新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如同“文明枢纽站”,上千场活动信息实时更新,从“邻里厨艺大赛”到“社区健康讲座”,从“红色故事分享会”到“科学小实验课堂”,市民只需指尖轻点就能找到心仪的活动,或者报名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常态化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增强了文明创建的社会认同感与凝聚力,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逐渐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

九龙坡区举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整治,推动城市文明成果惠民

从一个个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到一场场成风化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再到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无不彰显出九龙坡区在文明城区创建中的为民、惠民、利民导向。

过去,外卖、快递骑手穿行在城市,带来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如今,“文明骑行一件事”应用正式上线“渝快办”“渝快政”及城市治理中心平台,就能轻松解决很多隐患。民警、辅警、城管队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采集上传骑手的违规行为或正能量瞬间,后台数据自动推送至相关企业。企业则根据这些“数字画像”,对骑手采取安全教育、停单处罚或加分奖励等措施。商务、邮政部门则从行业源头加强监管。这套由大数据智能化驱动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破解了执法难题,从源头上促使“文明骑行”成为习惯。

交通安全宣教活动也持续走进社区、企业和校园,外卖快递小哥的“文明骑行”培训让配送更规范。针对不礼让行人、乱穿马路等顽疾,执法部门既“严查处”又“重劝导”,斑马线前的停车礼让渐渐成为常态。针对市民反映的“乱停车”问题,九龙坡区新建多个小微停车场,创新设置潮汐车位6177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曾经挤占人行道的“僵尸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停车秩序,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各类文明出行举措是九龙坡区涵养文明习惯,惠及更多人的缩影。“华福大道美每家公交站背后绿化带内行道树被虫蛀空”,如今树木被移走,安全隐患消除;“唐家湾社区铁路新村46-47号毁绿种菜现象突出”,现在清理完菜地并补种了350余平方米绿植……依托多元共治平台,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城市中的不文明现象,“九龙城运通”平台接收的民生诉求全部办结,并通过区内的监督平台曝光问题实现件件有回音,以问题整治为手段,越来越多人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户外广告整改和T型牌灯光改造,让城市天际线更加清爽;500余吨村庄垃圾的清理、129公里边沟的清掏,让乡村环境焕发新颜;二郎街道的8条路段“七乱”整治,让背街小巷从“脏乱差”变“洁净美”;黄桷坪街道2000平方米的涂鸦美育项目,将老旧墙体变成艺术画布……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让文明治理更加惠民有感,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文化不断浸润,厚植城市文明风尚内涵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九龙坡区将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深层支撑,通过丰富精神供给、选树先进典型,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建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文化温度。文化艺术“十个一”星光奖的启动,点燃了群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亲子共读、诗词接龙等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文艺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社区广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由九龙坡区出品的全国首部孤独症题材纪录片《特别的你》的摄制投映,用镜头讲述特殊群体的故事,传递“理解与接纳”的文明理念。

文明新风洋溢在九龙坡区的每个角落。

书香满城是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在“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系列评选中,九龙坡区斩获8个奖项,位居全市区县第一,从社区书屋到校园阅读角,从线上读书会到线下分享会,阅读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今年5月,九龙坡区秦庭群家庭光荣入选全国2025年“最美家庭”,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秦庭群、陈益群夫妻俩,用百万件包裹编织起城市的温暖脉络,以10万公里的服务里程丈量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九龙坡,像秦庭群这样的热心肠数不胜数。今年以来,全区有1人被命名为第十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10个集体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8人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选树“九龙好人”14人、“重庆好人”1人、市五星级志愿者7人。通过打造“身边好人”微访谈、“文明有我”好人倡议、“好人联盟”文明劝导队等载体,让千余名“中国好人”“重庆好人”“九龙好人”,300余个文明集体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带动者。他们的故事如春风化雨,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从街头巷尾的凡人善举到聚光灯下的先进模范,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共同构成了九龙坡的“文明群像”。

志愿服务深入群众家庭。

文明城市,必须是信仰坚定、崇德向善、人民满意的城市。从思想引领到环境改善,从文化浸润到民生保障,九龙坡区以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为抓手,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当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这座城市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相关文章

    九龙坡:“文明种子”遇沃土,“十大行动”催开满城幸福花

    “以前过马路提心吊胆,现在车让人、人快走,心里踏实多了!”在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附近的斑马线上,市民张大爷的感受,道出了九龙坡悄然变化的日常。这些变化,源于一颗颗“文明种子”在九龙坡的深耕厚植。文明成果展示。2024年8月1日,九龙坡区召开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正式启动相关工作。该行动计

    千架手风琴奏响丝路华章——探访全国最大手风琴博物馆背后的文化交融

    来源:中国日报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手风琴之城”,一座藏有10国千架珍品手风琴的文化展馆正用悠扬琴声诉说多元文化交融的故事。作为全国收藏最全的手风琴博物馆,塔城市手风琴文化展馆不仅见证了乐器演变的百年历程,更成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独特名片。跨国琴缘:从1架到1

    “人才窗口”看烟台

    人才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看得见一座城市的蓬勃朝气、一方水土的未来潜力。连日来,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复赛启动,再度将人才这扇窗口打开:全球596个项目参赛,刷新历届纪录;汇聚国家级人才4名、省级人才11名,博士达89人、71个项目负责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在城市人才争夺战进入深水区的

    【奔流·视频】奔流城市计划·武威丨绿色答卷

    如今,武威市已形成以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条条发展举措背后,是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奔流城市计划#视频 | 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赵梓伊 实习生 齐琳波出镜 | 奔流新闻记者 马昭君设计 | 奔流新闻设计师 钟文静

    海报观察丨公交车“接单”送快递,城市公交驶向何方?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济南报道白天拉客,晚上拉货!近日,郑州公交与河南顺丰签署合作协议,郑州公交公司将利用夜间闲置资源进行快递运输,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公交车“接单”送快递,会实现新的双赢吗?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城市公交和快递运输两大系统具有内在的融合性,其运输线路、场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