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器人“打螺丝” 成都这场开放日活动揭晓制造业转型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21:43:00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王翱

工业机器人挥舞机械臂,以微米级精度进行装配、中小工厂“一键下单”像打车般精准匹配解决方案……这些曾存在于科幻片的场景,正加速成为现实。

7月25日,“智造未来・转型共生”蓉城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数智产业园举行,近50名企业、市民、媒体代表走进“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以下简称赋能平台),实地探访四川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转型实践。

从“科幻场景”到“车间日常”

赋能平台化身转型“加速器”

赋能平台展厅面积共6300平方米,漫步其中,四川制造业的转型图谱清晰可见:通威高效电池智能车间、东方电气高效绿色数字化车间(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国内首条黑灯产线)、长虹电子等龙头企业的标杆案例,与卡诺普高性能焊接机器人、数之联AI智能机器视觉检测等设备技术交相辉映,在充满科技感的多媒体展陈下,将未来工厂的想象具象化。

“原来机器人‘打螺丝’真的成了现实!” 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展台前,代表们发出惊叹。这家成都“土生土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的焊接机器人,运用编程控制、高性能全数字处理器等技术,实现三电平软开关功能的精准焊接,不仅解决了人工焊接质量不稳、成本高的行业痛点,更以高速运动的优势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智改数转就像给工厂定制‘健身方案’—— 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肌肉(设备),通过‘数字化转型’疏通神经(数据流)”,平台专家的比喻通俗易懂。据介绍,该平台如同制造业的 “分诊台”,汇聚近 200 家涵盖技术咨询、智能装备等10大领域的顶尖服务商,依托政策支持、技术资源等“一站式”供给能力,已为2600余家企业“把脉开方”。

多方位深度参与

让企业“会转”“敢转”“能转”

近年来,四川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作为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制造大省,四川省传统产业在六大优势产业中的占比超70%,“智改数转”的潜力巨大。

“真正的难点不是技术,而是消除‘不敢转、不会转’的顾虑。”成都产投集团交出的运营成绩单,印证了这一现象:平台运行10个月来,累计举办400余场公益活动,累计近万名社会群众参观见学,为2600家企业开出“转型处方”。更深入的服务藏在细节里——当企业提出转型需求,赋能平台深度参与,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陪跑模式,已成为蓉城国企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

此外,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资金问题,赋能平台构建了全周期服务链,创新采用政企联动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成都产投集团作为运营方,充分发挥其市场运作优势,通过提供股权投资、担保贷款、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将“智改数转”的最新政策进行系统汇编和解读培训,帮助企业提前规划项目方案,以争取更多资金补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机器人“打螺丝” 成都这场开放日活动揭晓制造业转型密码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王翱工业机器人挥舞机械臂,以微米级精度进行装配、中小工厂“一键下单”像打车般精准匹配解决方案……这些曾存在于科幻片的场景,正加速成为现实。7月25日,“智造未来・转型共生”蓉城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数智产业园举行,近50名企业、市民

    深耕廿载,智助小微:仲利国际的成长之路

    二十年前,从上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开始,仲利人怀揣着“企业运转无虞,助力成长扬帆”的朴素信念,深入工厂车间,用脚步丈量需求,用专业赢得信任。二十年光阴流转,这份初心未曾改变,却已让仲利国际在时代浪潮中淬炼出更坚韧的筋骨、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智慧的动能,也成就了仲利与万千中小微企业命运交织、共同成长的生动

    “人才窗口”看烟台

    人才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看得见一座城市的蓬勃朝气、一方水土的未来潜力。连日来,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复赛启动,再度将人才这扇窗口打开:全球596个项目参赛,刷新历届纪录;汇聚国家级人才4名、省级人才11名,博士达89人、71个项目负责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在城市人才争夺战进入深水区的

    贵阳公布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对外公布《2025年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该工作要点明确,将着力优化五个环境,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出台实施

    AI赋能开原工业“智变”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AI焊接机器人彻底改变了传统焊接作业模式。受访者供图本报讯 记者赵天乙报道 当AI技术与传统工业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开原,答案正逐渐清晰。走进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AI焊接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它们精准定位、高效焊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的“秘密武器”,也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