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焊接机器人彻底改变了传统焊接作业模式。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赵天乙报道 当AI技术与传统工业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开原,答案正逐渐清晰。走进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AI焊接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它们精准定位、高效焊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的“秘密武器”,也为开原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按下“加速键”。
AI焊接机器人的“加盟”,彻底改变了传统焊接作业模式。“以前,端梁焊缝焊接全靠人工,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稳定性也有待提高。现在,只要设定好参数,机器人就能完美完成任务,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100%,效率更是人工的1倍。”公司生产车间端梁班组组长闫东旭介绍道。
这只是开原市借助AI等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原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辽宁兴东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数字化转型中尝到“甜头”。“智能工厂建设让我们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运转和数字化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兴东科技总经理孙文双说。今年,兴东科技与川顺食品成功获批市级基础级智能工厂,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成为开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示范。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开原市今年上半年成绩亮眼: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上营业收入5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增幅约6%。除了制造业的“智变”升级,开原市在产业生态构建和创新体系完善上也成果丰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7个重点技改项目涵盖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产业生态不断丰富,润鑫重工、泓润工艺品等4户新入规企业释放产值,拉动作用显著。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三级梯度培育库已储备5家高企,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开花,省级科技特派团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为保障产业发展,开原市在服务上持续发力。落实开门红奖励政策,为规上企业争取稳增长奖励资金;对规上企业实施“周监测、月分析”,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建立重点工业项目清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