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梦夏)今年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统筹推进四个专项行动和五项工作举措,全力促进各类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半年就业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5月24日,第二届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协同发展联合招聘会在通辽市文化体育广场成功举办
据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介绍,截至6月底,通辽市城镇新增就业1029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6.3%,同比增长18.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8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2.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98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6.3%;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43.6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均超额完成上半年序时进度,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6月20日,通辽市举办内蒙古东西部就业促进协作专场招聘会暨劳务协作工作座谈会
王向宏透露道,截至6月底,“龙马重工”企业1742人用工缺口超员补齐,产能迅速拉满;全市重大项目开复工473个、招商引资项目116个、新设企业4506户,累计开拓就业岗位3.05万个。开鲁县推动13个工业重点项目开工,创造就业岗位近300个;科左后旗帮助3家企业申报农牧业市级龙头企业,推动中建材超白砂、福耀硅砂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
在师资队伍方面,王向宏指出,今年上半年新增市级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2家,累计培养创业培训讲师共71人,其中国家级创业培训讲师4人。融资工具从“单一贷款”到“组合融资”,在原有创业担保贷款基础上,叠加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两项政策支持,上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28.5万元、稳岗扩岗专项贷款591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66万元、带动就业1510人。组织“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活动2场,新增市级创业孵化园区1个。
王向宏表示,通辽市实行重点群体“分类兜底”,提升服务效率。他们打造“学子归通”大学生就业服务品牌,采取“1131”“三一次”服务机制,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5场,服务毕业生15700余人次,联合团委印发《2025年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方案》,摸排辖区青年信息并提供就业帮扶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辽建立实名制台账并帮扶就业1989人,完成全年任务66.3%,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市人社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目前在岗2332人。
王向宏提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316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62.54%;新增技能人才596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4.54%。依托“科尔沁月嫂”“库伦荞乡新农人”“黄牛饲养工”等39个市级劳务品牌,打造“技能培训+劳务”双品牌,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1032人。同步强化培训后就业服务,组织“技能培训+岗位推介”双选会19场次,签订校企合作意向3家。
王向宏指出,通辽市打造“网微端屏”宣传矩阵,覆盖发布就业创业“三项清单”,组织“专班+专人+专线”主动对接137家重点企业,摸排用工需求5203个,促成意向4024人。此外,实施“一企一策”,为急需用人的龙马重工、现春食品企业开设专项服务。总共发放技能提升、稳岗返还、扩岗补助、失业救济等资金4846万元。
王向宏强调,通辽市通过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服务送到“家门口”,建成123个基层服务站,特色举办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专场、旗县级巡回招聘会、“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联合招聘、“内蒙古东西部四盟市”联合招聘等342场次,服务企业3840家次,提供岗位10万个次,达成意向1.7万人次;构建区域信息共享联盟,推动岗位和劳动力精准匹配。“通情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创业科尔沁”创业指导服务品牌、“就在通辽”招聘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