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长 暑期孩子的安全防护要做好 这几件事请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5:44:00    

我国多地从小暑开始进入伏天,这是一年中气温较高、潮湿闷热的时节。小暑时节正值暑假,孩子们宅家吃喝、外出玩乐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今天,一起聊一聊暑假期间安全与健康的注意事项。

不当“小胖墩”

我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到了暑假、寒假的时候,很多孩子可能都不止胖三斤,而过度肥胖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防止孩子暑期长胖,这几点需要提醒家长:

一是要保证孩子规律作息。这意味着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要因为放假就放任孩子暴饮暴食或者饥一顿、饱一顿;饮食结构要均衡,蛋白质的摄入要充足,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炸食品。

二是科学管控孩子的零食。家长可能做不到不让孩子吃零食,但要避免让孩子敞开吃零食,要让孩子用健康零食如水果、酸奶、适量坚果等,代替高油高盐高糖的不健康零食。

三是让孩子少吃油炸食品,以免给孩子的体重控制造成一定的负担。

四是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家长要保证孩子每天进行至少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坚持运动。运动时段尽量选择早上或者傍晚,避开高温时段,防止中暑。

五是让孩子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孩子出汗较多时,可以补充一些含电解质的水。

此外,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体重,及时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

警惕“小眼镜”

暑假过后,有一部分孩子视力下降,这大多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保护视力、防治近视,家长可以从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做起。

首先,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包括使用电子产品、看电视的时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一定要减少接触电子产品。除了必要的网课时间,建议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尤其是连续的屏幕时间要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其次,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暑期放假在家,不少孩子不像在课堂上一样坐得端端正正,看书时可能会出现趴着、歪着、倒着、躺着等多种不良姿势;有些孩子会在关灯后,悄悄玩手机或平板电脑;也有些孩子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用手揉眼睛。长期下来,这些行为会损害视力,家长要引导孩子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充足的睡眠不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益,还对控制体重和保护视力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家长要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

最后,确保孩子“目浴阳光”。户外运动时,眼睛接触到的自然光对孩子的视力健康很重要。当家长发现孩子总是眯着眼睛去看东西或者向远处看时特别费劲,要警惕早期近视,及时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防止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饮食不贪凉

夏季是孩子腹泻的高发季。很多时候,腹泻的发生和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有关。那么,如何预防孩子夏季腹泻呢?

一是尽量控制冷饮的摄入量。夏季天气炎热,很多孩子贪凉,雪糕、冰镇水果等一通乱吃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建议孩子吃冰棍时,一天不要超过一根。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镇冷饮,可以在室温下放置几分钟,待温度不那么低时再饮用。

二是冷热食物不要混着吃。比如,刚吃完火锅就喝很多冰水或吃冰西瓜,容易让胃肠道受到刺激,导致腹痛、腹泻。

三是冰箱里的食物要科学存放。冰箱不等于食物存放的“保险箱”,很多食物在冰箱里存放是有时限的,剩菜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存放方式不当、生熟不分开,会滋生细菌,导致孩子食用后拉肚子。

四是关注饮食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食物要蒸熟煮透。

溺水防疏忽

溺水是我国1~14岁孩子的第一位致死原因。关于溺水,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做这几件事情。

一是不要擅自结伴游泳。二是不要到自己不熟悉的水域或者危险的水域去游泳。三是要在有救援人员的水域内游泳,在游泳时不要脱离救援人员的视线。四是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五是不要在疾病状态下游泳,或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刚吃完饭、饥饿时)去游泳。六是看见同伴溺水,不要擅自下水救援。

若发现孩子溺水时,家长或身边的人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急救。

一是快速呼叫更多的人来帮忙,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来,并转移到安全的地带。二是帮溺水者脱离水体后,救援人员要立刻检查溺水者的生命体征,判断其是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比如用力拍打溺水者的双肩并大声呼喊,判断其有无反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的淤泥和杂物等明显异物,开放气道。如果溺水者有自主呼吸、意识清醒,注意擦干保暖,密切观察其反应,并尽快将其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快速启动心肺复苏。

对溺水者施救时,救援人员要采取科学的救助方法,保证自身和救助者的安全。溺水后,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当已昏迷的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关键的救治措施是尽快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正确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运动防意外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跑跑跳跳时,意外受伤总是难免。暑期也是孩子意外伤害的高发季,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坠落伤、晒伤、烧烫伤、擦伤、割伤等。

一般来说,坠落伤的程度和坠落的高度成正比。但有时孩子坠落的高度不高,摔伤也会非常明显。当孩子出现坠落伤,且当时表情非常痛苦,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时,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搬动孩子或抱起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二次损伤,建议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如果孩子的意识是清醒的,家长可以让孩子稍微活动一下胳膊、腿,查看胳膊、腿能不能动,如果某一侧的胳膊或腿不能动或者出现畸形,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暑期也容易发生晒伤。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要让孩子尽快脱离暴晒环境,并对晒伤的局部进行一些降温处理,比如冲凉水或用凉毛巾冷敷,还可以涂一些芦荟软膏或者保湿霜,以减少继发损伤。

孩子摔跤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擦伤。这时,家长可以先用清水冲洗擦伤处,如果冲洗时发现伤处特别脏,有很多小石子或者沙粒嵌在皮肤里,尽量不要自己处理,要带孩子去医院请医务人员帮助清理创面。如果孩子只是轻微擦伤,家长用清水冲洗伤处后,可以涂抹一点碘伏。

如果孩子出现割伤且伤口比较深,要及时止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压止血。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用手指按压孩子的伤口来止血,按压时间通常需要持续5~10分钟。随后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清理伤口。如果伤口特别不规则且有明显撕裂,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不要自行处理。

对于扭伤,有非常简单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踝部扭伤了,首先是抬高,即把受伤的肢体抬高,以减轻伤处的水肿。接下来要进行冷敷,一般在急性扭伤后48小时之内都不建议热敷。其次是加压包扎,可以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最后是让孩子制动,减少活动,受伤肢体尽量不要承重,以免加重伤处的水肿或损伤。如果孩子扭伤后关节变形,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开学倒计时,“电子依赖”如何破解?

    暑假期间,孩子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的孩子甚至“游戏成瘾”,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刷手机、玩游戏上。马上要开始新的学期,为家长们支招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文字来源:根据公开报道综合整理策划制作:卢俊宇来源:新华社

    以研促教凝智慧 暑期蓄力赋新程 广饶县2025年初中语文暑期“三说”活动顺利举办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通讯员 延凤仪 于淑娥 东营报道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为深化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县域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15日,广饶县初中语文教师暑期“三说”研训活动在广饶县兴安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汇聚全县各初中学校力量,16支语文教师团队代表

    【渝论】两江评 | 莫让儿童安全坐垫沦为“隐形杀手”

    近日,#儿童安全坐垫碰撞瞬间人被甩飞#的话题登上热搜。中国消费者协会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所谓“儿童安全坐垫”实为非法制售的“隐患陷阱”,守护儿童乘车安全,必须选择合规的儿童安全座椅。部分热销产品经碰撞测试瞬间解体,操作演示信息漏洞百出,这一发现直指网售儿童安全坐垫产品存在重大风险,为广大家长敲响警钟。

    高铁上小孩吵闹女子劝阻遭家长反怼:那你只能忍着了

    高铁上一小孩不停吵闹,女子上前找家长理论,却遭反怼:你没有孩子就应该理解一下!

    云岩区盐务街街道吉祥社区关工委开展暑期未成年人读书活动

    为丰富辖区未成年人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近日,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道吉祥社区党支部、吉祥社区关工委开展“护航童年·暑你精彩”暑期未成年人读书活动。社区志愿者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此次读书活动的意义,倡导大家“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