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莫让网络电子祭品收割“孝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14:00    

青山环绕、白鹤飞翔的画面配上悠远的背景音乐,墓碑、蜡烛、鲜花、焚香等一应俱全……近年来,网络祭奠活动兴起,无纸祭奠形式成为清明节新气象。

所谓网络祭奠,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的祭祀仪式搬到线上。人们可以通过专门的祭奠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或社交平台,创建虚拟的纪念馆、墓地,进行献花、上香、留言等祭祀活动。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网络祭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已逝亲朋的哀悼。在他们看来,网络祭奠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祭扫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表达思念之情。但与此同时,网络祭奠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建馆审核形同虚设、虚拟祭品价格虚高等。

在多个网络祭奠平台上,记者注意到,注册流程并不复杂,只需填写姓名、性别、照片、出生和逝世日期、与逝者关系、墓志铭以及任务简介就可以创建纪念馆。

在创建祭奠内容时,可随意填写虚假姓名和图片,甚至将出生及逝世日期均勾选为测试当日,也能立刻创建祭拜页面,且无须经过任何审核步骤,便能在公开页面中被搜索到。也有些平台设置了私密选项,可以勾选“设为私人馆”。记者在相册中随意挑了一张图片上传,也顺利通过了审核。

有受访者直言,网络祭奠的本意是为生者和死者架起思念之桥,但因为审核不严,平台很容易被个别人当作恶搞手段和寻仇发泄途径。“软件后续不更新,导致屏幕不适配”“突然连续几天显示网络错误”“软件已经用了几年,钱也付了不少,可现在打不开了”……不少网友留言吐槽网络祭奠平台的问题。

创建纪念馆后,记者发现电子祭品的品类繁多,有蜡烛、贡品、鲜花、水果、特色菜、礼物、书籍、乐器、服饰、家电、别墅等。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品类近20种,囊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品类还有不同物品,差不多有上千种。

但这些电子祭品的价格却不便宜。记者注意到,最便宜的是售价1元的香或者纸钱,而且只有3款商品售价是1元,其余诸如鲜花等都是3元起,几十元的香烛、家电家具、上百元的豪华别墅、私人飞机等。

北京居民李女士对此深有同感。几年前,她给海葬的老人创建了一个纪念馆,平台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推出高价虚拟的祭品,一个虚拟的豪华别墅售价高达数百元,近日平台限时推出的“豪华祭祀套餐”售价1000多元,“这比线下购买纸扎祭品都贵”。

“一些平台宣称‘让亲人在那边风风光光用上顶好的产品才是真孝顺’,好像不买就不孝顺一样。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祭祀的初衷,也伤害了人们对逝者的感情。”李女士说。

记者注意到,不少网络祭奠平台都推出了会员服务,开通会员后可享受更多特权,如免费使用某些高级祭品、拥有专属的祭奠页面等。但根据受访者指引,记者尝试发现,有的平台使用起来并不流畅,承诺会员才能享受的服务,连功能都没有开通。

李女士开通会员后发现,自己享受的权益并不比之前多,平台承诺的会员积分换代币,连使用入口都找不到。“就这样的使用体验,平台每年还要增加会员费,简直就是在收割‘孝心’。”

对于网络祭奠存在的问题,浙江海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瑾建议,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用户注册信息和祭奠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可靠,通过实名认证、上传死亡证明等方式,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信息和活人被祭的现象;可以提供免费的基础祭奠服务,对于一些增值服务,须明确标注价格,让用户自主选择,避免过度消费;还要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止用户信息泄露,确保用户在平台上能够安心缅怀逝者。(法治日报记者韩丹东)

相关文章

    知名男星报警!发布严正声明

    9月11日,演员于朦胧坠楼身故,有网友称演员高泰宇出现在事发现场。9月14日,男星高泰宇发文称已报警。针对近期网络上的恶意谣言与诽谤,本人严正声明:本人从未出现在所谓“事发现场”,相关言论均属毫无根据的恶意揣测,该等言论已严重损害本人的名誉,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人已第一时间委托律师全程处理,并

    小红书走上微博老路

    文|象先志小红书前段时间的处罚想必大家都看到了,“破坏网络生态”这个名头可不算轻。近日,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小红书热搜中“明星个人动态”类词条占比接近过半,远超社会新闻、科技科普等优质内容的占比。后续,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公

    莞城回应南都记者走访细村市场:已初步完成翻新改造

    为推动市场优化,切实提升市民"菜篮子"幸福感。8月下旬,南都“民呼我测 共建美好东莞”栏目组记者以第三方视角对东莞五大农贸市场展开品质测评,聚焦停车秩序、环境卫生、经营管理与消费体验四大维度。其中,莞城细村市场得分75分,8月25日,记者走访发现,莞城细村市场存在周边拥堵、停车难,食品安全检测室无人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年产400万只!林口大鹅“银翎”化“金翅”

    央广网牡丹江9月10日消息(记者陈显春 实习记者国琪)2025年8月,牡丹江市林口县大鹅养殖量突破400万只,而在5年前,该县的大鹅养殖仅有5万只。5年时间大鹅数量增长了80倍,这背后,是林口县将大鹅养殖产业做长期规划统筹、实现种鹅养殖、智能孵化、精细育雏、科学养殖等全链条标准化发展的结果。做大基地

    视频丨电视剧《生万物》火了 记者实地探访临沂取景地

    在临沂客户端讯 电视剧《生万物》火了,近日,记者实地探访电视剧在临沂的取景地——沂蒙影视基地,来到剧中宁家大院杨幂饰演的绣绣的闺房,在封家大院封大脚家,偶遇了剧中的网红牛“小独角”。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