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分钟涨近150元,是酒店“精准杀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15:00    

“边下单边涨价,时间相差20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据报道,近日,重庆的李女士表示,她3月份在某平台预订酒店,两晚的价格分别为276元与268元。由于行程有变,约20分钟后,李女士准备再订一晚,但她打开页面后发现,该房型的价格已变为417元。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直言遇到过酒店“瞬间涨价”的情况:有的多浏览了几次,酒店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

可见,这种“瞬间涨价”现象已成为数字时代消费者面临的普遍困境。表面看是市场供需的自然调节,实则暴露了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收割的无奈现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一种披着算法外衣的“杀熟”。

酒店行业声称动态调价是“收益管理”的科学手段,但这种所谓的科学背后隐藏着对消费者的系统性“算计”。当小型酒店依靠人工调价,大型酒店依赖预设算法系统时,消费者实际上被困在一个无形的数字围城中。在这个围城里,消费者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浏览、每一次犹豫不决,都可能成为算法判定你支付意愿的“数据点”。

酒店和平台辩解称涨价是“市场行情变化”所致,但这种说辞掩盖了一个关键事实:当酒店能够实时监控预订量并据此调整价格时,消费者却无法获知真实的房间存量信息,这种不对等的市场关系注定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面对部分商家对消费者的算计,仅靠消费者提高警惕远远不够,需要从三个层面构建防御体系:法律层面应明确将“大数据杀熟”界定为价格欺诈,提高违法成本;技术层面要打破平台数据垄断,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定价机制;文化层面则需培养公众的数字权利意识,认识到个人数据是必须捍卫的新型财产权。

因此,重建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利益,更决定着数字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毕竟,一个依靠算计消费者获利的市场,最终算计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苑广阔)

相关文章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记者来信: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预制菜到底是什么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

    警惕养老服务消费陷阱!全国老龄办等发布风险提示

    记者9月9日从民政部获悉,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当前养老服务消费中一些“坑老”“骗老”行为和不良营商手法时有出现。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切实减少养老服务消费侵权事件,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防范养老服务消费风险。据介绍,一些组织未经登记打着

    走工业互联网道路 留传统制造业根魂——沈阳市铁西区“脱胎换骨”启示录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赵海军)秋意渐浓,沈阳这座承载着“一朝发祥地,两朝帝王都”历史底蕴的城市,正以工业互联网为纽带,奏响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新乐章。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区长,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在近日召开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分享了“东方鲁尔”在坚守与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

    统筹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必答题,引导技术、土地、人力资源、数据、资本、资源环境等不同要素在市场机制下更好发挥作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彰显才有更为坚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