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王丽红 图/内蒙古日报记者 王磊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前夕,内蒙古日报记者深入临床一线,记录医者以仁心践行使命、以精术守护生命的日常点滴。他们的坚守,正是对“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最生动的诠释。
——编者
当晨光穿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玻璃幕墙,消毒水的气息已随着匆匆脚步声在走廊弥漫。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记者走进医院,记录下这些与肿瘤日夜奋战的医者身影。
当麻醉手术科的无影灯亮起,医生们各司其职,进行一场肿瘤切除手术。主刀医生手握手术钳,精准进行切割,麻醉师紧盯监护仪上跳动的血氧曲线……橡胶手套与器械碰撞的轻响,成了这间屋子最紧绷的背景音。

夜晚,值班医生在认真写病历。
放射治疗科的日光灯管发出细微嗡鸣,主治医生俯身贴近屏幕,在影像上反复观看,不时地与患者细致沟通:“您看这个区域就是肿瘤,我们计划从这个角度照射……”

医生与患者家属耐心沟通。
在门诊候诊区,医生耐心地为患者规划各项检查要去的检查室和楼层,温和的眼神和语气,让患者倍感温暖:“姑娘检验科在三楼,影像科在一楼,别走错了……”。

向医者致敬。

医学专家精研影像。
诊室内的阅片灯映亮出医生专注的脸庞,医生与患者交流:“您看这里的阴影比上次略大,但边界还算清楚,咱们讨论一下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身后的两位年轻助手也在提笔记录着。

无影灯下,肿瘤切除手术进行中。
深夜的安宁疗护病房,灯光漫进走廊,值班医生在埋头书写病历。当月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床头,医生又起身前往病房,走到老人床前,见被子滑到腰间,便俯身为其掖好被角。

医生在查房时询问患者病情。
这些在光影中流转的一幕幕,是肿瘤医者们最平凡的瞬间。他们在数据与心跳之间,在诊室与病房之中,始终做那个提灯引路的人,让生命的微光,穿透病痛的迷雾。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