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蒙古 >

内蒙古

  • 做好防范准备,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

    时间:2025-04-11 07:13:00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肃北部和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内蒙古大部及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级~7级大风,阵风8级~10级。其中,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级~13级

  • 内蒙古发布通报: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时间:2025-06-21 22:40:00

    【来源:大皖新闻】6月21日晚,内蒙古自治区联合工作组发布那尔那茜有关情况核查通报:针对近日舆论关注的演员那某某茜有关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展核查工作。现将初步核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那某某茜高考报名问题经核查,那某某茜1989年12月出生,1990年2月在呼和浩特市随父办理出

  • 10级大风到底有多大?130斤记者直接被吹跑

    时间:2025-04-12 06:48:00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4月11日20时至12日20时,东北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等地有5~6级大风,内蒙古、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黄淮等地有6~8级大风,阵风9~11级,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2~13级

  • 江南华南等地多降雨 西北地区等地多大风天气

    时间:2025-04-08 09:54:00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温璐、高清扬)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昨日,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全国大部降水稀少。预计4月8日至4月9日,贵州东部及江南、华南等地将有明显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防范次生灾害;4月11日起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关注大风降温、降水对交通、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北方及

  • “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开幕式在包头市举行

    时间:2025-06-23 08:09:00

    6月22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开幕式在包头“天下黄河第一村”举行。6月22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开幕式在

  • 恶劣天气持续影响内蒙古 民众出行受阻

    时间:2025-04-12 17:23:00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2日电 (记者 李爱平)4月11日开启的恶劣天气,正在持续影响内蒙古民众的交通出行。4月12日凌晨,内蒙古局地遭遇暴风强降雪低温天气袭击。 白晓蒙 摄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至13日,内蒙古大部及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等地部分地区有5至7级大风,阵风8至10级,其中,内蒙古中西部、

  • 内蒙古唯一受邀旗县 赴粤海听风

    时间:2025-04-09 10:11:00

    来源:【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据悉,4月12日,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年会系列活动将在广州举办,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将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此次活动,并举行“鸿雁南飞·粤海听风”北疆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借助此次契机,乌拉特前旗在短时间内组织数十人的团队,将在广州人流密集街区与代表性景区,通

  • 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人工智能大会召开

    时间:2025-07-21 10:02:00

    7月19日,以“跨界、融合、颠覆、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智慧农牧业产业应用与发展及高校AI学科建设等主题,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共商技术创新与产业数智化发展路径。  大会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工智能学会和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学

  • 大风+沙尘暴+暴雪 中央气象台今晨三预警齐发

    时间:2025-04-13 08:37:00

    大风橙色预警: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局地阵风可达11级以上中央气象台4月13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4月13日8时至14日8时,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及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有5~7级大风,阵风8~10级,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11

  • 内蒙古通辽: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

    时间:2025-04-09 15:50:00

    由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与北京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农民增产增收和当地产业发展升级提供创新服务和发展平台。 该园区采用全自动苗床清洗、智能播种育苗、绿色生物循环再生处理、数字智能温室等技术设备,年出圃优质蔬菜、花卉种苗约2.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