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治市第三届治未病学术交流会议暨治未病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11:23:00    

会议现场

6月10日,长治市第三届治未病学术交流会议暨治未病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治市滨湖文旅服务中心召开。本次盛会汇聚了治未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深入交流学术前沿成果,共同探讨治未病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提升区域健康管理水平、服务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注入强劲动力。

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亲临现场,并作题为《基层合力促进体质治未病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王琦教授阐述了我国慢病防控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中医治未病在基层应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标准化、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建设以及创新协作平台的构建,将会进一步引领国民主动健康与疾病防治的新范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济老师分享了王琦教授关于共病诊疗的学术思想,强调了共病的普遍性和中医干预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医案,他指出共病特征和性别、年龄分布,以及疾病聚集性。介绍了王琦教授提出的体质为“疾病共同土壤”的理念,通过调体实现异病同防,为共病防治提供中医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副院长李英帅教授则围绕《中医体重管理》这一热点议题,分享了中医体重管理门诊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型门诊、数据库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他介绍了调体减重的干预方法,提出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核心,构建标准化体重管理门诊,探索新的体重管理路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晓屏教授聚焦《治未病学科建设探索》,从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治未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洋教授首先带来了《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优势和策略》的精彩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医在应对这一现代常见健康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和有效方法。

白明华教授随后发布了《中医体质流调总结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区域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精准化、个性化的治未病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蔡丽萍教授重点介绍了《埋线技术在治未病科的应用》,展示了这一特色中医技术在体重管理、调理亚健康状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本次大会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专家围绕治未病的理论创新、技术应用、服务模式、学科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分享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长治市乃至全省的治未病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也必将有力推动本地区治未病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核心理念更好地惠及百姓健康。

本次大会由长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长治市卫健委、长治市中医医院、长治市人才集团共同承办,会议还按计划进行了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来源:长治中医)

(责编:张文卫)

相关文章

    贴 “三伏贴” 正当时?乐山医生提醒: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来源:新闻天天报】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传统中医认为,三伏天也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贴“三伏贴”。不过,贴“三伏贴”也是有讲究的,一起来听听专业医生怎么说。在乐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不少市民前来贴敷“三伏贴”。医生介绍,“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是

    深呼吸!一场跨越1800公里的生命接力!

    54岁的汪平安,来自江西鹰潭。8年前,他开始被反复咳嗽、喘不上气折磨,稍动便觉窒息,“像被人捂住口鼻”。近一年半,他卧床不起,全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连翻身都要姐姐帮忙,世界就剩床头到呼吸机那一米五的距离。2025年6月,辗转多家医院后,汪平安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医生告知,他的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色列迅速表态支持揭示一内幕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发表声明,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色列和法国对这一决定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据新华社报道,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声明,美国做出退出决定的理由主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以冲突中推进分裂性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此外还包括过度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卸载!卸载!有人余额全没了!

    一条警方紧急提醒日前冲上热搜“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这些APP都是诈骗软件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65岁阿姨账户内余额全被骗走“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来电提醒。徐女士听罢,赶忙要求取消该业务。“客服”随

    《科学》刊发上海科学家成果: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有效阻断致命性遗传脑病进展

    北京时间7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7月10日14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彭勃、饶艳霞团队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曹立团队合作,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首次证实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可成功阻断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LSP)的病程进展。ALSP是一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