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出圈”到“出海”:山东曹县汉服产业的新跨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2:40:00    

在山东曹县,汉服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文旅联动,持续推动汉服产业“出圈”,同时加快“出海”步伐,让蕴含中华文化的汉服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在曹县安蔡楼镇,山东花千约下纺织有限公司引进的6台提花机正高速运转,生产马面裙面料。新设备的引入,提升了当地高端汉服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

据统计,目前曹县有汉服企业2753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预计今年一季度汉服产业销售额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时,曹县依托全国古风文旅资源,不断推动产业链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

随着国潮风的兴起,汉服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曹县汉服文化节上,来自埃及、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友人身着汉服,共同担任“曹县汉服海外推广大使”。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曹县汉服世界行”计划于近期启动,将围绕品牌出海、文化传播、产业合作等维度,构建国际化发展路线图。

作者:王欢、郭一村、王浩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文章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记者来信: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预制菜到底是什么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年产400万只!林口大鹅“银翎”化“金翅”

    央广网牡丹江9月10日消息(记者陈显春 实习记者国琪)2025年8月,牡丹江市林口县大鹅养殖量突破400万只,而在5年前,该县的大鹅养殖仅有5万只。5年时间大鹅数量增长了80倍,这背后,是林口县将大鹅养殖产业做长期规划统筹、实现种鹅养殖、智能孵化、精细育雏、科学养殖等全链条标准化发展的结果。做大基地

    品牌聚力·产业振兴③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批批监利裁缝南下广东,走进轰鸣的车间。他们以针线在异乡写就拼搏故事,凭借精湛技艺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监利缝纫工”在业内口口相传,成为一张张无需广告的“金字招牌”。针脚缝进了时光,也延续着监利人数百年来对手艺的执着与敬畏。目前,监利已建成多个服装产业园,形成完整产业链,先后获评

    走工业互联网道路 留传统制造业根魂——沈阳市铁西区“脱胎换骨”启示录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赵海军)秋意渐浓,沈阳这座承载着“一朝发祥地,两朝帝王都”历史底蕴的城市,正以工业互联网为纽带,奏响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新乐章。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区长,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在近日召开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分享了“东方鲁尔”在坚守与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

    以军袭击加沙多地造成至少50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9月7日电(记者黄泽民 赵伟宏)据巴勒斯坦通讯社7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袭击加沙地带多地,造成至少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46人死于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地带民防部门发言人马哈茂德·巴萨勒7日发表声明说,以军当天彻底摧毁了超过50处建筑,另有约100处建筑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包括高层住宅楼。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