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艺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0:03:00    

日前,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主办,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共同为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的建设出谋划策。

据了解,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去年12月举办成立仪式,南京艺术学院作为秘书处单位,牵头艺术学理论的名词审定工作。

会议现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审定业务三处副处长叶艳玲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回顾了艺术名词审定的进展,重点分享了在名词工作数据采集与语料库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专家工作效率、提高名词定义和审定的规范性。

“中文术语在国际传播中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与国际数据库的对接问题上,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际标准的研制与数据库的协调,进一步提升中文术语的国际影响力。”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科研合作处处长王琪以《中文术语协调与国际传播:思考与建议》为题发言,深入剖析了中文术语的国际协调与传播现状,并提出了加强中文术语国际化的建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审定业务五处项目主管马静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工作及系统介绍》中,总结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领导支持、专家团队建设及秘书角色等方面的重要性。她建议:“在名词审定工作中,必须建立清晰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同时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和系统化管理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

“艺术名词数据中心不仅是一个查询平台,而且是一个科研工具,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重要的知识发现与管理支持。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深度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学科术语管理。”作为南京大学教授、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小兵从语言战略的视角对建设方案进行分析,他认为语料库的建设应包含经典专著、学术论文、词典和教材等基础文献,数据中心应具备多模态呈现功能,支持中英文对照和术语的动态更新,进一步推动艺术学科的全球化与社会化传播。

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执行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表示:“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艺术名词审定工作效率,为艺术学科的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艺术名词数据中心的建设早日完成,成为国内外艺术领域的权威数据平台。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相关文章

    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艺举行

    日前,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主办,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共同为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的建设出谋划策。据了解,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去年12月举办成立仪式,南京艺术学院作为秘书处单位,牵头艺术学理论的名词审定工作。会议现场,全国科学技术名

    铁血刀锋镇雄关

    作为长城的重要关隘,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喜峰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初,日军进犯,企图越过长城侵占华北。山海关失守后,日军叫嚣要“一个月内占领华北”。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将士群情激愤,军长宋哲元挥毫写下“为民族争生存而战”,随即率军驰援喜峰口。喜峰口战役始于1933年3月9日,历时36天,大小

    全国模范法官郝荣琦: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

    央广网淮南7月10日消息(记者张琳琳 实习生张宁)2011年,刚从大学毕业的郝荣琦初到淮南参加工作,浓重的方言成了这位山东姑娘工作上的第一道难关。庭审时,当事人地道的淮南话常让她措手不及,她只得在庭后一遍遍核对,将笔录补充完整。这份初来乍到的窘迫是郝荣琦扎根基层法庭最初的印迹。十四年春秋流转,395

    共起生命之舞,舞剧《孔雀》将在广州迎来第700场巡演

    记者获悉,经典舞剧《孔雀》将于7月9日—12日再度亮相广州大剧院,并将在此迎来自公演以来第700场的演出。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7月8日晚杨丽萍将携主演团队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行“《孔雀》700场纪念活动”。《孔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持续刷新着中国现代舞剧的演出纪录。此次广州站演

    沈北新区旗袍文化季正式启幕

    本报讯 记者王月宏报道 7月4日上午,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沈北新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古韵今辉・熙古雅韵”旗袍秀暨沈北新区旗袍文化季启动仪式在熙古里艺术村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沈北新区影艺旗袍模特艺术团带来的三场原创走秀惊艳亮相:《世界赠予我的》以现代设计诠释东方韵味,模特步履间尽显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