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影《立冬的夏天》点亮校园国防教育新征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54:00    

《看咸阳》讯:为强化学生国防意识,传承红色基因,3月31日20:00,咸阳渭城中学组织学生观看了青少年国防励志电影《立冬的夏天》。这场观影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立冬的夏天》首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黄金档播出。该片由咸阳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咸阳市广播电视台、旬邑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品,著名导演张维军、白楠楠联袂执导。影片时长100分钟,以独特的青少年视角为主线,讲述了10岁都市少年赵立冬在农村度过暑假期间,从懵懂无知逐渐接受教育、启迪思想,最终树立远大理想的成长故事。

在观影现场,学生们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被小主人公的蜕变深深吸引。观影结束后,不少学生难掩内心的激动。渭城中学高二学生徐青源感慨道:“老一辈革命家真让人敬佩!作为咸阳本地人我为我们咸阳的文化感到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要主动了解学习这些文化,将它们传承下去。”

渭城中学老师姚新莉表示:“本次观影活动绝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电影观赏,更是一场深入的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我们的同学既是电影的参与者也是观影者,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影片激发爱国情怀,增强国防意识、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

作为一部国防教育题材的儿童电影,《立冬的夏天》充满童趣且寓教于乐。影片在展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风貌的同时,巧妙融入旬邑县的红色文化与民俗非遗剪纸等元素,将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传递出强大的情感力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观影过程中,深刻理解国防的重要性,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此次《立冬的夏天》观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成功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以生动影像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国防观念和爱国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立冬的夏天》根植于咸阳这片文化沃土,自2023年7月在旬邑正式开机,剧组人员历经数月的精心拍摄,克服重重困难,于同年9月圆满杀青。此后,影片经过团队的匠心打磨与后期精心制作,不断优化影片的画面、音效与叙事节奏。2024年10月,影片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映礼及观影研讨会,凭借其独特的题材、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专家学者与影视界人士的高度赞誉,被誉为文旅与电影融合的佳作。这部电影不仅为咸阳文化事业增光添彩,更为全国青少年国防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影像教材。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胡晓语)

(责编:黄莎 审核:蜀秦 签发:吕骥)

相关文章

    何处是“江乡”?一个作家笔下的眉山故事和文化记忆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江乡”何在?对于眉山籍作家刘川眉而言,答案藏在水脉纵横的岷江岸畔,藏在苏轼笔下的远景楼头,也藏在一代代眉山人的文化记忆深处。近日,他的新作《江乡书》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散文随笔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家乡深情的文学回溯。全书收录38篇作品,分为“江乡故事”与“江乡斯文”两辑,从历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其中省外观众占比40%8月31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 见习记者刘蕴哲)从河北博物院获悉,2025年暑期,河北博物院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多元主题展览、策划专题社会教育活动等,累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

    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台胞台属观影《南京照相馆》共抒爱国情怀

    中国台湾网8月25日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近日,新密市台办组织涉台工作人员和台胞台属开展“铭记历史强信念 砥砺前行勇担当”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发)大家共同观看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该片以1937年南京沦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赋能走特色发展之路,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共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这个暑假,位于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国家级传统村落龙潭村人气高涨,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来这里体验闽东文化。龙潭村和邻近三个传统村落联手打造的龙潭文化创意产业片区,通过修缮古村民居、整理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