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入学即入职、毕业就上岗” 三所高校这样实现精准就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7 11:01:00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高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参与企业研发项目、“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实现精准就业。不久前,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陈永胜,就与呼和浩特市一家新能源企业顺利签订了劳动合同。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陈永胜:从大学二年级进入订单班学习,学校将企业岗位知识搬进课堂,我学习了智能传感、智慧物联、产品检测等相关专业实用技术,现在顺利入职,工作内容与所学无缝对接,一切都十分顺畅。

为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适应岗位需求,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实习岗位前置、技能培训嵌入、职业发展贯通”的全链条就业实习体系,并与海康威视等多个企业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主任 刘占伟:(我们系)建设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个,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就可掌握七成以上的岗位技能。近两年来,我们与31家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订单班48个,定向输送高技能人才近1500人。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

协同育人

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稳就业方面,部分高校还发挥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启动专项计划等,与企业深度融合,将行业需求融入日常教学当中,校企协同育人。

在集美大学,来自船舶管理行业的企业导师张成桥正给航海学院的学生们讲授船舶企业面试技巧。有着20多年与国外船东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张成桥的讲解系统又专业。

集美大学企业导师 张成桥:我们搬进课堂的正是这些船东的用人要求和关注的重点,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国际竞争力。

从2018年开始,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通过“自愿选择、校企遴选、分类组班”的方式,学生们可以进入不同企业的卓越定向班。前3年,大家除了要完成校内的通识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外,每个定向班还会迎来像张成桥这样的企业导师,他们负责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指导学生实操。第四年则由企业主导,安排学生上船完成1年的顶岗实习。目前已经有国内知名的25家船员管理公司、船东公司与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专任教师 高级船长 张锋:我们在教学期间这三年里,就会有企业的导师跟校内的导师合作,让学生提前了解,能够更快地应对未来的工作。

行业需求融入教学

打造就业“快速通道”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也将行业需求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为学生打造高质量就业的“快速通道”。

2021年,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推出“优才工程”,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开展学科研究和产业开发,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高效衔接。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校长 吕宪栋: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将企业的实践标准融入教学大纲,通过“双导师制”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实战项目,如金融产品设计、风控模型开发等。

合作企业负责人 张兴旺:作为企业导师,我们给学生提供实践指导、经验分享和就业指导,我们能够提前了解到有潜力和创造力的学生,为我们企业提前储备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学校还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等举措,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明确职业目标、提升求职能力。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就业服务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 马浩辉:学校会提前对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规划以及所需技能等,形成详细的专业需求报告。基于学生的专业需求报告,学校会对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筛选和匹配,优先选择与学生专业高度相关、符合学生职业规划的岗位进行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人民财评:跨境电商带来新机遇 “中国智造”乘风出海

    智能投影仪通过优化算法、优异画质,征服海外家庭;扫地机器人仰仗激光导航、自动集尘和上下水功能,稳居全球市场份额前列……越来越多“中国智造”依靠创新突破与技术优势借跨境电商东风“扬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据海关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约1.03万亿元,增长4.7%。中国品牌以“硬

    全链条加速布局 商业航天迎产业扩张期

    卫星互联网加速组网,一批新型号商业火箭陆续首飞;顶层设计强化牵引,产业资本加速入场;构建起“星、箭、场、测、用”全产业链,坐拥万亿元市场规模……“十四五”时期,我国商业航天抓住发展“黄金机遇期”,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实现快速发展。步入8月,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不足半年。相关行业、一线企业正主动作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疏堵点解民忧 提作风促担当

    “真没想到,反映情况没几天,村里就帮我解决了问题。”烈日下,看着村部广场上铺满的金灿灿稻谷,南陵县何湾镇青山村家庭农场主潘军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原来,潘军今年扩大了田地承包面积。前些天眼看早稻成熟就要收割,才发现自家原有的晾晒场地不够用,这可让他发了愁。得知情况后,村里不仅主动把村部大院和广场腾出来

    宁波余姚锻造工业经济坚实筋骨

    图为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展厅。(资料图片)首次荣获浙江省“工业大市大县挑大梁”典型案例,成功蝉联代表浙江制造业最高荣誉的“浙江制造天工鼎”……今年1月至6月,浙江宁波余姚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08.2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分别为73.7亿元、81.5亿元,分别增长18

    排名全省第一 上半年金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

    原标题:排名全省第一 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中国甘肃网7月28日讯据金昌日报报道(记者 李峰 陈刚)我市围绕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现代之城的目标定位,不断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狠抓体系牵引强集群、加力企业培育强主体、聚焦“三化”改造促转型,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