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
有了“职业身份证”,长期照护师专业化之路能否走得更顺?
阅读提示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日前,长期照护师被纳入国家职业标准,开启养老照护专业化转型。虽然有了“职业身份证”,但部分从业者持证热情并不高。对此,专家建议,强化政策激励,提升职业吸引力,推动构建养老照护生态系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人失能,全家
-
“情暖夕阳 国寿暖心”——中国人寿寿险河南省分公司第七党支部开展社区助老反诈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4月22日,中国人寿寿险河南省分公司第七党支部组织12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走进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社区,开展助老反诈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绿城通老年卡年审服务,并普及反诈知识。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社区老人的咨询,借助“郑好办一卡通一件事”功能,帮助老人完成公交年卡年审,同时提供公
-
老人外卖被误送 饭店老板免费补餐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7月9日,市民袁树婧致电本报0991-2628119热线,表扬位于西八家户路的“石榴的歌”抓饭店。事情发生在6月27日。由于工作繁忙,袁树婧为家住汇嘉园小区的75岁父母点了外卖午餐。直到下午4点,老人仍未收到餐品,经联系才知外卖被误送至其他小区。“老人还没吃上午饭,我急得不行。
-
4小时爱心接力!装有万元养老钱的背包完璧归赵
将双肩包归还给王奶奶。通讯员提供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成志、黄妙妙)4月5日,76岁的独居老人王奶奶不慎将装有万元现金、护照等贵重物品的双肩包遗落在587路公交车上。当班驾驶员、值班站长等多位公交人合力帮王奶奶寻回了背包。这场历时4小时的爱心接力,让王奶奶心里暖暖的。清晨7时许,听力欠佳的
-
“聚焦银发经济”系列报道丨打开消费账本,看银发经济含“金”量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董蓓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恺芮 冯嘉欣编者按家门口开了老年食堂,几块钱就能吃上暖心暖胃的三菜一汤;专业人员上门服务,满足居室清洁、衣物清洗、生活照料需求,独居老人也能乐享晚年;登上老年大学的舞台,挥毫泼墨、随乐起舞,追求艺术梦想……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
-
老人迷路忘归途 民警暖心助归家
4月28日晚上9点多,济南槐荫公安分局张庄派出所接到辖区市民王先生报警,称自己64岁的母亲上午独自外出到现在还没回来,手机也打不通。接到报警后,民警通过电话耐心安抚王先生的情绪,并详细询问老人的出行地点、体貌特征、出门时携带物品等具体信息,随后民警按照老人离家路线展开寻找,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附近B
-
闲鱼中的人间世:重新定义“无用”的价值
Transparency你用过闲鱼吗?最近,微博词条#闲鱼就是一个巨大的人间世#一下子火了。一位博主发帖说:我把一个破琴卖给了一个老人。博主6岁时缠着父母买了架电子琴,半年后父母离婚,博主也没继续学琴。多年后,博主翻出这架旧琴放到了闲鱼上,没想到被一位80岁的农村老人买了下来,用以消磨时光。一架旧琴
-
安居区常理镇“周四集体下村日” 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今年2月以来,安居区常理镇创新开展“周四集体下村日”活动,11名挂片领导带队、24名驻村干部全员下沉,将“快递式”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推动基层治理从“问题清单”向“幸福答卷”转变。养老院改造十日攻坚显担当“现在起夜安全多了!”在安居区常理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9岁的蒋新国老人指着新增设的归纳台感慨道
-
遇见你丨助老11年 他让“举手之劳”成为习惯
人来人往的城市地铁里,繁忙拥挤的公交车上,总会有一些老人,或许拎着大件行李步履蹒跚,或许是找不到换乘站台、出站口而茫然无措。这时,一次主动地帮助,举手之劳就能解决老人们的这些小麻烦。在陕西西安,就有一位年轻人,把这份助老的举手之劳当成了自己的日常,他叫赵晨。在过去十一年的时间里,他都特别留意身边需要
-
“00后”大学生村医手绘问诊地图 成守护健康“秘密武器”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铮 胡嘉慧)春日,阳光洒遍上饶市广丰区桐畈镇毛溪村,23岁的大学生村医钱鋆林又和往常一样,拿着自己手绘的地图,奔波在随诊的路上。毛溪村地处赣浙闽三省交界,山路崎岖,3000多村民看病多依赖村医。自去年9月来到村卫生室后,平日里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