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深圳文博会】非遗面塑里“立体化”蝶变的敦煌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2:50: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聚焦深圳文博会】

非遗面塑里“立体化”蝶变的敦煌文化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一件长2.4米、宽1.4米、高0.8米的面塑作品《观无量寿经变》,成为甘肃主题馆里备受瞩目的文化瑰宝。

这件作品由甘肃广电传媒集团旗下甘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平凉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凯精心创作,是用古老的非遗面塑技法立体再现敦煌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壁画精华,让观众领略敦煌佛教艺术和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观无量寿经变》面塑作品气势恢宏、非常吸睛——

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金刚宝座,观世音、大势至分列左右,供养菩萨姿态各异,环绕四周。殿前歌舞平台上,鼓笛共鸣,管弦齐奏,伎乐与迦陵频伽共舞;后部重楼高阁,回廊并出,大殿高耸。上有飞天绕华盖,下有童子戏莲池,再现了豪华宫廷园林内,一派歌舞升平的极乐盛景。

榆林窟第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是依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

“这幅壁画是敦煌最精美的经变之一,保存非常完好,是研究敦煌佛教艺术和古代建筑的宝贵资料。”杨凯介绍说,《观无量寿经变》面塑作品,是在深度融合非遗面塑技艺与佛教经变画艺术基础上的创新之作,旨在让观众全方位、立体化感受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了让作品更加完美,杨凯先后多次赴敦煌参观学习。“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仔细研究了壁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历时一年多创作了这部作品。”他介绍说,作品注重保留非遗面塑的塑形精巧、色彩丰富等特点,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得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具备现代艺术的时尚感,不仅让非遗面塑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敦煌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探索了新的路径。

“这不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让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审美的新生命。”仔细看过《观无量寿经变》面塑作品后,湖南参展商岳先生惊叹不已。他说,作品既保持了面塑艺术的传统特色,又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实现了传统非遗的创造性转化。

“这真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化和收藏价值的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匠人们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来自广西的参观者张先生连连赞叹。

“我们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新路径,通过搭建广电优选电商平台,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希望通过‘非遗+科技+传媒’的模式,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甘肃广电传媒集团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更多新路径。”

责任编辑:王辉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甘肃高博瑞商贸有限公司招聘

    甘肃高博瑞商贸有限公司招聘岗位:出纳助理薪资待遇:薪资日结(100-200元),节日补贴,医社保,月薪3000-6000元岗位要求:1、网银出入账登记;2、协助财务部门日常费用报销;3、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4、女士优先,可居家办公,时间自由,工作严谨认真负责联系电话:1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

    起床号8月27日

    2025年8月27日愿你守得住沉淀的时光,收获扎实的成长。早安,每一个你!要闻要论8月2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中南海亲切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8月2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全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突传消息!韩伟在家中逝世!这些经典作品家喻户晓

    8月17日词作家、编剧韩伟之子发布讣告其父韩伟于2025年8月15日在家人陪伴中安详辞世享年81岁韩伟一生致力于音乐与文学事业以与作曲家施光南合作《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经典歌曲闻名韩伟的艺术生涯始于小提琴演奏,后转型为歌剧、歌词作家,编剧及栏目策划人。1963年,他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专

    科技赋能文旅新场景 19个优秀案例点亮水韵江苏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19个项目成功入选。在拈花湾景区,“AI塔”项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项目深度融合光影艺术、数字孪生、智慧中控、虚拟现实、全息数字影像等技术,在传统园林空间中构建出虚实交融的智慧之塔,首创的“光影艺术+园林景观”沉浸式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