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京开幕,六位科学家获颁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2:10:00    

7月13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丁肇中、朱棣文、戴维·格罗斯、罗伯特·塔扬、森重文、乔治·卢斯蒂格6位科学家现场获颁2025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7月13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京开幕。主办方供图

国际大奖得主、中外院士云集开幕式

当天,丘成桐、姚期智等4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图灵奖得主领衔出席。多位邵逸夫奖、沃尔夫奖、狄拉克奖等国际大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10余位各国数学会主席及代表,近千名来自国内外学术组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国际基础科学界顶级学术会议的启幕。

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回顾了近年来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多个百年数学猜想有望得到解决,到量子计算的飞速跃升,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各个学科深度交汇,他认为,一个由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的时代或将到来。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动海内外科学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协作。

丁肇中等6位科学家获殊荣

在备受瞩目的颁奖环节,6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依次登台领奖。

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Basic Science Lifetime Award)于2023年设立,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发挥根本性推动作用、做出杰出贡献且具有独创精神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在过去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深刻地影响了学科发展。获得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的6位杰出科学家,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断突破科学的边界。

当89岁高龄的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缓步走向领奖台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实验物理学泰斗致敬。

中学生为丁肇中送上肖像画。主办方供图

丁肇中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探索历程,“实验是知识进步的根本。”他在感言中强调。从1966年首次证实电子不具有可测量的尺寸,到将电子半径上限推进至10⁻¹⁷厘米的持续研究;从发现光与质量光的转化现象,到捕捉到寿命超常万倍的新型物质引发“粒子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从揭示强相互作用传播子——胶子的存在,到在27公里周长的LEP对撞机上验证基本粒子家族,这位科学巨擘用五项里程碑式实验重塑了现代物理学的认知框架。如今,他仍带领着16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空间站挑战宇宙射线理论的边界。

2025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森重文首次来华,他对中国数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表示赞赏。他提到,在本次大会的报告人中看到了许多老朋友以及学术榜样,与这些杰出科学家相聚,让他感到十分欣喜。参会嘉宾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则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大会各项学术活动,把握与国际一流学者深入交流的宝贵机会。

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等斩获本届前沿科学奖

开幕式同时颁发前沿科学奖。本届奖项评选出118篇基础科学领域的杰出论文,覆盖数学(75项)、物理(16项)、信息科学和工程(27项)三大领域。

获奖作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包括菲尔兹奖得主、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得主以及众多学术新秀。其中,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3所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论文作者揽获了17项奖项,涵盖数学与理论物理、计算数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交叉科学与应用等热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基础理论研究、算法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实力和创新活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以及Meta旗下人工智能研究团队FAIR,亦斩获本届前沿科学奖。

未来两周,大会将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丘成桐院士于2023年发起设立,已成功举办过两届,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包括400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在内的近千名海内外优秀学者、青年学子将共聚怀柔科学城,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探讨和交流。

大会将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包括大会报告、专题学术会议及卫星会议,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将领衔主讲基础科学报告、前沿科学奖报告,分享各领域最新突破性成果,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学术报告涉及基础科学各个分支,以及与各学科的交叉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理论前沿方向,包括生成式AI与多模态、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模型创新等。此外,AI驱动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数学、生命科学、物理建模等也令人瞩目。

在推动学术交流的同时,大会着力构建青年科学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策划了多层次的特色活动。在学术对话活动方面,“数学之夜”“物理之夜”“信息科学和工程之夜”三场专场沙龙汇聚多位国际大奖得主,共话基础科学前沿。

“ICBS科学家肖像画创作”今年面向全国50余所中学征集优秀作品,让中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感受科学与艺术之美,6幅最佳作品最终入选,小画家们现场为科学大师献上画作;“清华日”专场,中外科学家将到访清华大学,与学生代表分享科研经历,启迪青少年科研梦想。

今年是大会在怀柔科学城举办的第三年。截至目前,怀柔科学城的3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中,29个已进入科研状态,16个科技设施向全球开放,累计产出的科技成果已达386项。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校对 赵琳

相关文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全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像。新华社发(俄罗斯总统新闻局供图)新华社莫斯科8月30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接受了新华社的书面专访。以下为专访全文:问: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不久后,您也将前往中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中国

    2025电子商务大会将于9月10日在北京开幕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025电子商务大会将于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观众可通过服贸会官网、官方公众平台等途径进行预约。预约时,先选择参观日期,然后进行实名信息注册认证和购票预约。大会现场,预约观众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刷证并经身份证人脸比对成功即可进入会场。作为中国国际服务

    祝艺宁:人要去实践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结果

    继长沙、成都之后,8月19日,17岁的济南女孩祝艺宁带着她的“填海计划”回到济南。“填海计划”是祝艺宁关于人类学独立纪录片的一个线下放映分享项目。在济南这一站的活动上,祝艺宁放映了她的三部纪录片,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的拍摄故事以及对人类学的一些探索和理解。最重要的是真诚8月19日18时,距离“填海计

    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天津站10月举行

    新华社天津8月19日电(记者张泽伟)今年国庆节期间,天津将迎来三人篮球“盛宴”,举办高水平的2025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2025天津市“五虎星火杯”三人篮球挑战赛,并围绕赛事打造文化、体育、商业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嘉年华。天津市体育局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2025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

    三部门: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