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林芳)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于8月18日至2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在这场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主办的盛会上,山西代表队推荐包括声乐、器乐、舞蹈和戏曲四大类16个节目参加全国评审,最终4个节目入围,并获嘉奖。
器乐《走向幸福路》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党八音会”为载体,融合唢呐、锣鼓等传统乐器,用高亢曲调讲述太行山区人民奋斗圆梦历程;戏曲《铮铮铁骨写人生》采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沁州三弦书”形式,由盲人艺术家说唱演绎巾帼楷模事迹,曲调融合了上党梆子的高亢与沁州小调的婉转,彰显“身残志愈坚”精神,这两个节目获评特等类节目。舞蹈《蒸蒸喜乐》取材晋北民间“蒸莜面栲栳栳”习俗,以肢体语言再现劳动与节庆场景;器乐《伟大的北京》改编红色经典,融入山西民歌元素,均获一等类节目。
据悉,本届汇演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国32支代表队的152个节目、2075名演职人员亮相现场汇演,其中残疾人演员1318人,占演员总数的95.4%。汇演首次实现各环节一地举办,并通过网络平台全程直播,全方位呈现残疾人特殊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演职人员的昂扬风貌。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