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合水县太白镇的甜糯玉米迎来丰收盛景。沉甸甸的玉米棒压弯了秸秆,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喜人景象的背后,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水所需、国投所能”帮扶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引进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昔日“靠天吃饭”的零散农田,如今已蜕变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太白镇莲花寺村的甜糯玉米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玉米。该基地创新采用“订单式”运营模式,通过统一品种、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又确保了市场销路。目前采收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新鲜采收的玉米经过分拣后,直接运往加工企业,实现 “田间到车间” 的无缝衔接。


科技赋能是太白镇甜糯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依托智慧农业系统,太白镇创新推行甜糯玉米分批种植模式,通过智能化监测平台实时调控水肥供给,精准匹配玉米各生长阶段需求,实现单产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采用先进的4小时锁鲜工艺,有效保留玉米的香甜口感和丰富营养,产品品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农户持续增收,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太白镇莲花寺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振男说:“目前莲花寺村在进行第二批玉米收割,在玉米收割之初,我们的相关负责人已经到岗到位,连同乡镇、村里工作人员,每天对甜糯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玉米在口感方面得到更好地保障。”


据了解,2024年,国投集团在莲花寺村投资3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鲜糯玉米加工车间,引进标准化生产线,实现玉米剥皮、清洗、蒸煮、真空包装和高温灭菌的全流程标准化生产。通过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灌溉技术,玉米颗粒饱满、品质上乘。甜糯玉米特色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更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目前,工厂的运营已创造34个稳定就业岗位,带动68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既破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 王一茹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贾静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