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户 >

农户

  • 微山县驩城镇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服务

    时间:2025-04-26 01:08:00

    驩城镇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服务大众网记者 蔡齐 通讯员 徐鹏翔 济宁报道4月23日,微山县农业农村局深入驩城镇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服务活动,为全镇86辆农机进行集中年检,切实保障春耕及“三夏”农业生产安全,让农户在家门口享受便捷、高效的农机年检服务。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见人、见车、见证”的要

  • 阜阳:零散地聚成“一块”高产田

    时间:2025-06-27 09:47:00

    颍淮的6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难忘的时光。  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厚望如山、字字千钧。3

  • 保险创新筑牢农业防灾屏障

    时间:2025-05-02 06:39:00

    近年来,保险机构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完善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产品服务,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力提升涉农保险保障水平,推动涉农财产险扩面增品,改善涉农保险服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

  • “90后”新农人陈苗苗:推广高产品种 播撒农田希望

    时间:2025-04-09 13:22:00

    原标题:“90后”新农人陈苗苗:推广高产品种 播撒农田希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天气渐暖,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巍山镇光里湖村的农田里,农户们驾驶农机翻耕土地,为早稻插秧作准备。彦春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彦春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份踏实与希

  • 田头直达灶头!春华镇这个小程序让游客吃上预约制农家饭,农户增收超预期

    时间:2025-07-25 01:0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嵇田利 通讯员 何旭东)乡下钓鱼,哪能就地解决午饭?乡里度假,可否走进农家吃上灶头饭?谁家离我最近?近日,长沙县春华镇三位本地青年自主设计的“搭伙呷饭”微信小程序正式亮相。它不仅为当地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也让寻觅地道乡村味的游客能便捷

  • 【乡村振兴进行时】党建引领润樱红 工银普惠助振兴

    时间:2025-05-06 15:55:00

    北纬39度的阳光与海风,孕育出具有独特风味的大连樱桃。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连樱桃以晶莹剔透的果肉、蜜糖般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在“中国大樱桃之乡”普兰店区炮台街道袁屯村尤为耀眼——这里超90%的农户种植樱桃树,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农户们穿梭其间精心打理果树。村民李大哥抚摸着自家大棚的樱桃树感

  • 人勤地生宝,深耕晒垄忙

    时间:2025-04-14 10:43:00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传来,只见一台台农机在烟田里来回穿梭,大块新鲜的土壤被翻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深耕晒垡景象映入眼帘。文井镇以坝区为主,土地肥沃,川河、南线河、开南河等数条河流穿境而过,是全县的农业重地,年均生产烤烟5万担以上,年均实现烟农收入

  • 阜阳颍上:科技赋能设施农业种出“新花样”

    时间:2025-05-09 15:23:00

    立夏时节,颍上县刘集乡安徽万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里一派生机,村民穿梭于菜畦间,采摘新鲜的娃娃菜。  2022年以来,安徽万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标准化智能温室大棚1000亩,通过“企业+高校+农户”模式,与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团队深度合作,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耐储运的优质娃娃菜品种。  “

  • 用法治力量提升民生温度——盘州市检察院深入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时间:2025-04-18 09:16:00

    “接到检察院喊我去领被诈骗款项的通知,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没想到这些钱还能要回来,真是太感谢检察官了!”接到电话的村民,满心欢喜溢于言表。近年来,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法治力量提升民生温度。做好群众可感可触

  • 河南许昌建安区:发展红薯特色产业 走出“薯”光下的致富路

    时间:2025-05-21 12:50:00

    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城角徐村,一片红薯田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城角徐村以红薯产业为核心,从红薯苗育种到红薯产品深加工,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民收入,成为当地城乡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2025年5月11日,记者走进薯道农场看到,这里连片的薯苗随风轻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工人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