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击穿传统价格带。7月24日,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上市,推出三种续航共六款版本,指导价区间8.98万—11.98万元。这意味着在新能源A级轿车细分市场,价格真正击穿了10万元大关,开始进入了8万元区间。
“半价Model 3”对于零跑B01的定位,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更是直言。以此,零跑开始了在A+级纯电市场的布局,抢占更多年轻用户。

从“半价理想”到“半价特斯拉”,“价格屠夫”是业界对于零跑的戏称,但这背后也形象地总结出了零跑开拓市场的逻辑:依托强大的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以高性价比入局,快速打开市场。
就如零跑B01上市之后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所言,“这一定价还是能够有一定的毛利。”
降维“卡位”
“A+级电动轿车细分市场, B01一定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零跑 B01未来的市场表现,朱江明自信满满对记者表示。
这种自信在朱江明看来,主要源自于产品竞争力与精准市场定位。零跑B01共提供43.9kWh、56.2kWh、67.1kWh三种电池容量选择,对应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430km、550km及650km。
更为关键是定价。该车售价为8.98万-11.98万,一如既往地展现出零跑极高市场洞察能力。一方面,通过43.9kWh电池版本,将入门售价拉至8万元区间,购车门槛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搭载激光雷达的两个版本车型,售价分别为11.38万元和11.98万元,直接将激光雷达版车型价格拉入了12万元以内。

如果说,将入门车型的售价拉低是车企的传统做法,那么,在高配车系也大幅降低门槛则向用户展现出极大的价格“诚意”。
“我们不怕友商还能够拿得出什么价格的优惠。”曹力说道。这个定价已经充分地考虑了对手的情况,同时遵循了零跑一直以来的成本定价逻辑。
据中国汽车流通联合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新能源10万-20万元市场渗透率为19.2%,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比最大;10万元以下市场渗透率为16.4%,占比第二。在这个市场上,MONA M03、秦PLUS 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价格屠夫”背后
从之前的“半价理想”,到如今的“半价特斯拉”,零跑并不忌讳“价格屠夫”的标签。如今零跑B01的定价,也再次强化了其“高性价比”路线。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零跑为何能走出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这背后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事实上,零跑汽车并非简单的“低价策略”,而是一套以全域自研为核心、精准市场定位为导向、产品矩阵协同为支撑的系统化战略。
全域自研,对于零跑而言是成本控制的根基,也是价格优势的核心来源。譬如,通过核心技术全域自研,推出八合一电驱、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先智能电动技术。其中,LEAP全域自研技术架构以高度集成设计,在优化性能与驾驶体验的同时,实现技术和成本的最大程度可控,助力打造高品价比产品。
以这次B01为例,基于全新LEAP3.5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搭载高通8650高性能芯片与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算力平台达到同级领先的200TOPS。新车拥有27颗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NAP、通勤领航辅助CNAP、停车场记忆泊车等26项辅助驾驶功能。
这种深度垂直整合能力,与当前比亚迪有着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妙。根据零跑之前发布的第一季财报,毛利率14.9%创新高。营收同比增187%至100.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并且,零跑有着更为“务实”之风。朱江明多次采访中曾释放出清晰战略,新技术要在合适时机推出,要让用户充分享受到技术的物有所值。
此前,曹力曾向媒体解释,65%核心部件自研,这比例若外采,供应商毛利至少加15%,相当于硬成本增加10%。这种垂直一体化造车模式,为其盈利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2025年,零跑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目标:确保零跑今年 50 万辆销量的达成,毛利率实现稳步上升,有望达成出全年 5 万台或者是更高的出口销量,力争实现全年盈利。
跑出新路径
回顾过去10年新势力发展史,与高举高打的“蔚小理”相比,零跑发展早期并未受到外界青睐。而是始终在默默“发育”。但就在这场造车长跑中,零跑如今却是异军突起,开始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今年7月,零跑首次登上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以423位入围榜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交付量221664辆,同比增长155.68%。其中,6月单月交付量48006辆,同比增长超138%,再创历史新高。在国内外市场,零跑表现同样出色,2025年1—5月,零跑汽车出口17200辆,位居新势力出海首位。截至2025年6月5日,零跑已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超24个国际市场,建立超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

目前,零跑已成功自主研发智能动力、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三大核心技术,四年完成LEAP 2.0到LEAP 3.5三代架构跃迁,自研核心部件占比65%。这种工程师优势推动下的技术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上提供经验借鉴。
朱江明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时表示:“始终以工程师文化为基础,靠全域自研积累能力实现技术快速上车。”
目前,零跑对于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不仅仅让自身得益,也实现了对外输出。日前,有消息指出,一汽计划基于零跑汽车的B平台开发新车型,将在海外市场销售。今年3月,零跑与一汽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双方的技术融合共同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南方+记者 郭小戈 实习生 杨萍
【作者】 郭小戈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