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
“本想赚点外快,结果钱没赚到还被骗走了积蓄,想讨回被骗的钱,又被骗了一次。”回想起自己的遭遇,西宁市城东区居民小小(化名)仍心有余悸,说话时声音不停地颤抖。近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通过声纹比对技术,成功破获一起以“网络退费”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此案也是城东公安分局利用声纹比对技术破获的首例案件。
在家无事的小小,想着赚点钱贴补家用,当他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时,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要在网上刷单,就能轻松赚钱。”于是,他就找到发布信息的人,在对方的引导下进行刷单,没想到,在对方精心设计的圈套下,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陷入了“网络刷单返利”骗局。被骗后,小小一直心有不甘,想挽回自己的损失。
今年2月16日深夜,小小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搜索“被电信网络诈骗后如何挽回损失”,网上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再次掉入了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对方主动申请添加微信好友,声称能帮忙追回他的损失。
小小通过微信好友申请后,在对方的“指导”下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功能,而这一操作直接导致手机被对方在远程操控,小小银行卡里的11544元被瞬间转走。至此,小小才惊觉自己遭遇了“二次诈骗”,随即向警方报警求助。
接警后,城东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面对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频繁切换虚拟身份等难题,专案组民警通过犯罪嫌疑人给小小发的3条语音信息,首次将声纹比对技术应用于实战,即以通话录音作为核心样本,锁定多地可疑人员采集声纹信息,并通过声纹特征分析技术,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民警辗转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最终在江西省赣州市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面对铁证,李某如实交代,为赚取佣金,其通过多款交友软件配合境外诈骗分子实施“屏幕共享盗刷”行为,非法获利1300元已被挥霍一空。
归案后,犯罪嫌疑人李某对其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城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1.警惕“二次诈骗”:诈骗分子常以“帮忙追损”为名实施连环诈骗,切勿轻信网络陌生人。
2.慎用屏幕共享:该功能等同于“交出手机控制权”,进行手机金融App操作时要绝对禁用。
3.被骗后的正确做法:立即向警方报警,保存证据,通过官方渠道维权。
编辑: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