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应对粮食增产的“不确定性”,他们给出了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09:45:00    

“1.4万亿斤左右”,这是今年我国定下的粮食生产预期目标。虽然去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了1.4万亿斤,但更多人担心,如果出现了像极端天气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个目标还能实现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的现场——江苏宿迁。在这里,来自31个省区市的近100位厅局长调研、交流经验。他们眼中,更多的不确定性还是来自善变的天气。

辽宁水利厅厅长 冯东昕:极端天气非常多,去年我们全省14个市全部(遭受)一遍。

湖南水利厅副厅长 尹黎明:恶劣的天气或者是极端的天气,往往造成了降雨在短时间内的集中。

山东水利厅厅长 黄红光:旱涝急转,旱涝并存,压力是非常之大的。

近十年来,我国雨带逐渐向北移动,单日最大降雨量向来是南方专属,如今却悄无声息过渡到北方。如何从容应对,厅局长们的回答给了记者很大启发。

湖南水利厅副厅长 尹黎明:主要还是加快灌区的联网、补网、强链。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谢长伟:制定了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截止到目前,最初步的连通已经达到了10.35万公里。

让水联网、让水流动,这样的方案让应对多变天气有了底气,但还不够。在今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名单上,记者发现了一个细节,除了农业农村厅和水利厅之外,气象局局长们也都到了。他们告诉我,这些年“气象”不仅深度参与粮食生产,还尝试用更多的科技产品让“预测”跑在“变化”之前。

安徽省气象局局长 胡雯:我们配合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专门在一些重要的农田的地段,布设一些气象自动站,能够精准地监测到田间地头的气象信息。

辽宁水利厅厅长 冯东昕:我们这几年跟气象的合作是比较深的,它这个产品就是数值预报,按照每平方公里的网格,每个点位逐小时来提供数值预报,这样每场次降雨都有我们滚动的预报。

在应对资源分布的不均上,每个产粮地区都开启了自己的奔跑。记者把2023年和2024年两年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发给了DeepSeek,出乎意料的是,2024年粮食单产第一并不是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而是新疆。这背后的原因恰恰和“水”有关。

新疆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 谢映周:我们的高标准农田100%都是高效节水,其中50%都实现了自动化灌溉,它是根据作物需水的规律或土壤的墒情自动开启,这种灌溉方式就可以构建合理的增产群体。

除此之外,种子、农机、农技,这些核心环节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靠着这些握在手里的“确定性”,也许今后的大丰收里,不光有天帮忙、人努力的正解,更有天不帮忙,人能从容应对的底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梁丽娟 陈博 景明 黄成 张仲豪

流程编辑:u028

相关文章

    注意!北京明天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伴有六七级大风

    今日天气今天白天(4月29日08时至4月29日17时),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29.8℃(16:59),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不过夜间气温将降至16℃上下,昼夜温差大,早晚还是有些许凉意,请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明天上班:多云,偏北风2级左右,16~18℃。明天下班:多云,偏北风3级左右,阵风6、7级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五一假期旅游气象提示

    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气象局提醒广大游客,关注天气变化,快乐平安出游。一、全国大部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出游预计“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天气总体较好,前期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后期江南、华南等地有降雨过程。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地区多数时间气候舒适度可以达到“舒

    气温先降后升,五一假期准备开启热热热模式

    今天,冷空气继续影响北方,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气温下降,河北南部、山东局地降温幅度将超过10℃。降温过后,北方多地气温将迅速反弹,同时南方大部气温也是稳中有升。4月底至5月初,从陕西南部、河南到江南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最高气温大面积超过30℃,陕西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多地或现高温天气。提示:

    南方三轮降雨接连来袭 22日起广东广西旱区迎甘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此时春季版图达一年鼎盛,雨水会明显增多。常年谷雨前后,华南处于前汛期,对流和强降雨频发,不愁雨水补给,但今年前汛期推迟,华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尤其广西、广东已出现大片特旱级气象干旱,“春雨贵如油”成了真实写照。△4月以来广西大部、广东中西部降水较常年平均偏

    局部中雨!伴有雷电!山东气象最新发布

    预计20日全省天气晴转多云21日全省有小雨局部中雨并伴有雷电22日半岛地区天气阴局部有小雨转晴其他地区天气阴转晴昨天高影响天气实况19日,威海出现小雨。德州、聊城、淄博、菏泽和济宁的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局部能见度不足200米:渤海海峡和黄海中部的部分海区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