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住集团(NASDAQ:HTHT;01179.HK)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住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2%。第二季度,华住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4.5%;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7.6%。
华住CEO金辉表示,由于近两年酒店供应激增,叠加宏观经济因素对商务出行和消费意愿的负面影响,酒店行业仍面临挑战。华住本季度通过拓展新城市和新区域、进一步渗透低线城市,实现了高质量的网络扩张。
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华住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同比增加18.3%。报告期内,集团新开业酒店597家,待开业酒店2947家,期末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合计覆盖城市达1522个。
二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门店数量为595家,其中经济型酒店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达44%和42%,延续了华住中国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服务大众市场的路线。
截至期末,华住覆盖城市较上年同期增加88个,其持续突破空白市场的策略仍在纵深推进并持续显效。集团酒店总交易额(GMV)达到269亿元,同比增长15%。会员基数同比增长17.5%,达到近2.9亿;会员预订的客房夜数超6000万晚,同比增长28.8%。
分区域看,上半年,华住中国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5.6%;华住国际营收22亿元,同比下降4.9%,华住表示是租赁酒店数目减少所致。
从收入管理模式来看,上半年华住集团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为62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华住中国的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为40亿元,同比下降10.3%。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的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22%,占总收入的45.4%,相比2024年上半年38.5%的占比明显提升。第二季度轻资产的加盟业务无论在规模、收入、利润上均实现增长,经营毛利贡献占集团整体近三分之二。
得益于轻资产模式,2025年上半年华住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经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22.5%提升至24.3%。2025年上半年,华住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亿元大幅提升。
华住首席财务官陈慧表示,从本季度开始提供特许经营/加盟(M&F)和租赁/自有业务的营收和毛营业利润细分数据,这有助于更好地展示我们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尤其是在轻资产转型期间的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二季度特许经营/加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8%至29亿元,毛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2%至19亿元。这一强劲的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酒店网络扩张。更重要的是,轻资产模式的毛利润率相对稳定,受RevPAR波动影响较小。
2025年第二季度,华住整体同店RevPAR为233元,同比下降7.9%;同店ADR为287元,同比下降4.6%。入住率方面,华住整体下降2.9个百分点至81.1%,显示市场竞争加剧及需求疲软可能影响短期收益。
这与各细分市场表现相近,其中经济型酒店RevPAR下降8.2%,中档酒店下降7.9%,中高端酒店下降7.8%。
对于单店数据的下滑,金辉认为应更多关注华住在市场份额、产品升级、品牌提升等多方面的长期竞争力提升。
另外,第三季度正值暑期旺季,但部分地区受极端天气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暑期整体表现略低于预期。第三季度RevPAR同比略有下降,但环比将显著改善。全年来看,由于过去两年酒店供应激增带来的挑战以及上半年和暑期的表现,全年RevPAR将略低于此前指引。不过,华住通过产品升级、销售能力提升、供应链优化等措施增强韧性,力争实现此前的营收指引。
虽然新产品对老产品形成一定压力,但这是为了以高质量产品获取市场份额的短期阵痛。华住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是升级现有酒店;二是更理性地进行新酒店选址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二十年发展,汉庭品牌在最新发布的《酒店杂志》世界前50大酒店品牌榜单中位列第一,成为全球客房数量最多的酒店品牌。桔子酒店近期突破1000家门店,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成本竞争力和运营能力有望成为华住在中端市场的第二增长引擎。全季在过去几个季度中RevPAR实现正增长,未来3-5年目标是成为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品牌。
“我们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机会,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获取优质物业,打造新一代中高端酒店标准。”金辉表示。
本文源自中华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