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碧海蓝天铸“钢钉”——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传承红色基因锻造预警先锋影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7:33:00    

【连队名片】雷达站1955年建站后,驻守在黄海仅0.03平方公里的圆岛之上。因岛上缺土,官兵们每次下岛办事或探亲休假都会带回一把土,建起一块块“巴掌田”,自己动手解决吃菜困难;岛上缺少淡水,官兵们宁愿自己不喝水也要保证油机的战备用水,由此凝聚形成了著名的“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因雷达多次捕捉美制U-2飞机,保障击落P-2V飞机,15人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4年、1965年分别被空军、国防部授予“钢钉雷达站”“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1976年雷达站移防至黄海更深处的海岛,一代代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一把土、一滴水”精神,战天斗地,坚韧不拔,刻苦练兵,继续创造新的业绩。自建站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

3月上旬,黄海深处的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阵地上,多部雷达天线旋转,方舱内操纵员们用“火眼金睛”甄别着一批批复杂空情,为上级组织的体系对抗演练提供及时准确、连续可靠的雷达信息。

被国防部授称60年来,“红色前哨雷达站”像一颗战备钢钉,牢牢铆在海防前沿,守护着祖国的万里空疆。进入新时代以来,该站官兵面对工作生活环境和装备的变化,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让每一次变化都催生一股强劲动力,推动连队战斗力水平持续提升,让“千里眼”愈加明亮。

生活环境变了,矢志强军的追求从未改变

经历5个小时的海上颠簸,记者一行终于踏上雷达站所驻守的海岛。崭新的营房,多功能训练室、智能化书吧、公寓式家属房、电锅炉取暖器等设施一应俱全,无土栽培蔬菜方舱、医疗健康小屋等更是让记者感慨万千,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早已今非昔比。

该站指导员张宸介绍,工作生活环境虽然变了,但官兵们战天斗地、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未改变。每逢新兵上岛、老兵退役和“红色前哨雷达站”授称日等时机,雷达站都会组织教育,通过参观荣誉室、重温入党誓词、一缸水洗漱等活动,用“一把土、一滴水”精神,激励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夯实听党指挥、矢志强军的思想根基。

过去,老一辈官兵劈山凿石,开辟了一小块空地,围上铁丝网,就成了大家唯一的活动场地。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想尽办法提高战斗力,煤油灯下绘航线、山洞里练精兵。如今,官兵不再为生活环境而苦恼,更加集中心思精力投入备战打仗。他们说:“这里是前哨,我们要当好‘千里眼’,守好祖国的东大门,让党和人民放心。”

装备更新换代,刻苦训练的劲头始终如一

荣誉室内,排长李成滨指着一张张黑白照片告诉记者,建站初期的雷达天线,探测距离短、精度也不高,但就是那样的装备,见证了无数次的紧急战备和胜利荣耀,保障击落了敌机,屡立战功。

岁月如梭,雷达站如今已配备了国产先进雷达装备。几年前,面对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挑战,干部骨干主动担当、日夜攻关,跑电路图、研读说明书,几乎吃住都在雷达方舱,让新装备提前担负起了战备值班任务。

在一次一等战斗值班等级转进中,操纵班班长周永平从微弱信号中敏锐捕捉到特情,为上级指挥决策赢得了宝贵时间,他掌握的数据甚至超过了说明书上的理论值,赢得了装备工厂专家的高度赞誉。

李成滨说,雷达站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但官兵们刻苦训练的劲头始终如一。他们成立了空情研究小组,不断完善特情处置预案,空情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同时,还常态开展军情研究、习武讲堂、装备挖潜等活动,让装备性能发挥到极致,蓄足胜战底气。

心中有责任,胸中有激情。雷达方舱内屏幕闪烁,周永平键指如飞,坚定地说:“开机就是战斗,值班就是打仗,我们是祖国空防第一道防线,必须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作战任务多样,创新超越的热情持续充盈

走进阵地指挥室,上等兵于松涛不时接转电话,上传下达情报信息。3个月前,作为司机兼电工,他还只能保障油机的开关机和日常维护,现在已能够在多个岗位从容应对。这一变化,是雷达站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随着遂行作战任务多样化,雷达站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员能力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他们积极开展“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训练,让每名官兵至少精通2个专业。设置阵地被“摧毁”、通信中断、强电子干扰等特情,组织人工测报、人工标图、目力观察等保底手段课目训练,提升应急作战能力。

人人勇于超越自我,个个争做“刀尖子”。在去年的旅年度军事训练考核中,指令标记班班长马启航和雷达操纵班副班长吕弈丞,分别获得本专业第一名和第二名,双双荣立个人三等功。雷达站积极为人才搭建“舞台”,让大家大展拳脚。在雷达站的安排下,马启航承担起全站“一专多能”的组训任务,耐心地为战友们讲解专业知识,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技巧,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官兵向着复合型人才迈进。

“钉”在前沿,“盯”紧空天。授称60年来,一茬茬官兵用忠诚与热血坚守在祖国空防一线,正如“红色前哨雷达站”站歌所唱:“敌情在我眼中,像钢钉坚守在红色前哨……”

阵地上的一次次冲锋,是“红色前哨雷达站”官兵们用行动践行着誓言。余红春 摄

官兵们用热血与忠诚坚守在祖国空防第一线。鲍振生 摄

雷达技师连夜检修装备,确保“千里眼”时刻处于最佳状态。余红春 摄

操纵员用“火眼金睛”警惕地守护着祖国的东大门。余红春 摄

新时代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余红春 摄

雷达站定期开展“节水日”活动,引导官兵们弘扬“一把土、一滴水”精神。余红春 摄

如今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官兵们都可以通过上级配发的无土栽培蔬菜方舱吃上新鲜的蔬菜。余红春 摄

官兵们树立“前哨意识”,利用无人机开展反干扰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余红春 摄

新战士们在雷达站荣誉室内听班长讲述老一辈海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余红春 摄

(供稿人:余红春 马嘉梁 王学峰 焦义宝 鲍振生)

相关文章

    露营装备市集展盛大开集啦!把春天搬进欧亚卖场~

    航行警告!黄海南部进行实弹射击 禁止驶入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连云港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4月26日至4月28日,每天8时至18时,黄海南部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洮州会议纪念馆千里“结盟” 传播红色文化步履不停

    中国甘肃网4月25日讯(通讯员 孟攀峰)4月22日,“弘扬长征精神,感恩奋进新时代”甘南州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暨临潭县文旅专场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一盛会不仅是甘南州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洮州会议纪念馆步入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契机。洮州会议纪念馆馆长薛兴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一次跨越地域

    武乡县“城市书屋”让群众尽享“阅读之乐”

      “4·23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  让城市充满书香,用文化彰显魅力。如今,坐落在武乡县红旗路水上公园小广场的武乡城市书屋鲁艺馆成为众多书友读者争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  温馨精致的布局、安静舒适的环境、免费借阅的图书……走进鲁艺馆,书架错落有致,图书摆放有序。随着读者脚步的临近,书架上的感应灯一盏

    【退役军人·每周一星】17年挖掘出40万字红色故事——记新宁县船形村退役军人肖国成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崔贝勒“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不能被时间埋没。”回忆起小时候,邵阳市新宁县船形村退役军人肖国成说,“爷爷和村里的老人经常给我讲当年红军过新宁的故事,很多都是历史书上没有的。战士们的故事就在那时候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1973年,年仅20岁的肖国成参军入伍,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