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还原诗中清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49:00    

清明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深厚情感,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作。

今又清明,人工智能已悄然搭起一座横亘古今的桥梁。借一场科技与诗魂的对话,让我们在视觉与情感的体验中,一同走进那些被岁月尘封却又因AI而重焕新生的清明诗意世界。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将清明的时令气息与旅人的心情描写得浑然一体,又朗朗上口,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清明主题诗歌。

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西湖春景:风吹梨花,清明又至。人们为了寻春,纷纷出城游玩。直到傍晚,笙歌才渐渐消歇,游人才缓缓离去,而千万株杨柳树上,黄莺依旧跳跃、啼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夜》,写的是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写的是无花无酒的清明日,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清明是外出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宋代诗人程颢的《郊行即事》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美编:杨廷

相关文章

    给学生发“读书种子”,高校这样开启读书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程振伟 张晓泉 刘璐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午时分,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图书馆门前广场,五位教授组成的“文化大使团”,将一个个布袋“传授”给学生。五位杭电教授送出“读书种子” 学校供图“我们希望,将读书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寓意‘读书种子传递’计划。”杭电

    不管什么牌子的手机,建议不要套手机壳,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健康

    走在地铁里扫一眼,十个人手机九部套着壳。有人手机还没拆封,购物车早塞满了各种图案的手机壳;有人三天两头换 "新皮肤",手机壳比衣服还多。这看似平常的小习惯,背后藏着多少意想不到的 "雷区"?全民 "壳化" 时代:手机的 "第二层皮肤"如今的手机壳市场,简直是个花花世界。从几块钱的卡通软壳,到几百元的

    跟随神秘的“伊莉丝”,活在当下,无所畏惧

    2025年4月9日,由策展人Peter H.与艺术家Michael Huang共同呈现的《小丑伊莉丝》(The Joker Elise)展览在上海TBCA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由P&M Studio出品,以期探索“放弃控制”和“活在当下”的理念。展览围绕神秘的伊莉丝展开,她完全拥抱失控的生活方式

    马来西亚“中国山”:令人动容!华人墓碑上用汉字刻着故乡

    清明节过去一周了,但在马来西亚“中国山”,仍然可以见到当地华人的祭祀扫墓活动。马来西亚华人为何重视清明节?12000余座中国式坟茔,书写着"笑傲示不屈"的抗日碑文,华人们在墓碑上用汉字书写着家乡的名字……跟着中国日报记者焦洁 ,一起来马来西亚“中国山”,感受海外华人们的文化根脉!

    罕见!肚里的双胞胎一个在向另一个输血,命悬一线

    怀上双胞胎,着实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一次性解决二胎问题,妥妥的“事半功倍”!然而孕育双胎的风险也是翻倍的。初为人母的小林,在最近的一次产检中,查出两个胎儿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复杂并发症,情况万分危急……34周孕妈紧急剖出“红白twins”医院供图21岁的小林在孕早期查出怀的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