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媒:为何大多数小企业无法在美国制造商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53:00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连线》杂志4月14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对大多数小企业来说不可能在美国制造产品达拉斯小企业主艾伦·沃尔顿的一款产品刚刚售罄,这通常是个好消息,但他出售的大多数商品都产自中国南方,美国对华的高额关税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意经,“这很令人沮丧。”

最近几周,美国企业主一直疲于应付对华关税,难以为企业未来做规划。受访的十几位企业主,包括时尚品牌、床垫制造商等都作出相同表态:中国制造业仍是世界的黄金标准,无论关税有多高,都极难将有关生产转移到新地区。研究产业政策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凯尔·陈说,仅靠关税不足以激励企业在美建立制造业,“假设制造业真的回到美国,我也怀疑是否能达到美国消费者长期以来一直享受的那种质量和价格水平。”

诚然,成本是企业选择从中国采购的重要原因。但较低价格意味着较低质量的看法并不正确,中国制造业比其他地区便宜的原因并不总是与劳动力成本有关。康奈尔大学副教授伊莱·弗里德曼说,随着中企向价值链上游挺进,较低工资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实力中并不那么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工人往往专注于在同一行业工作数十年,这意味着他们更熟练、更专业。中国工厂可更迅速地调整生产适应客户需求变化。

一家拼图游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凯茜·麦克德莫特说,她曾尝试找到可生产其公司产品的美国企业,尽管本土制造商报价是她支付给中国供应商的3倍,仍无法达到中企的生产标准。

美企尤其是美国小微企业偏爱中国制造商的另一原因是有机会小批量生产。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通常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因此只有在客户订购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生产才具有经济可行性。制作亚克力钥匙扣的艺术家梅丽莎说,她能向中国供应商一次仅订购3件,“对设计款来说,这真是太棒了。”

有时,在中国以外任何地方都买不到某些产品。宾夕法尼亚州一家纹身产品企业主洛根说,目前没有美国本土企业生产纹身工具,“我能(从中国供应商那里)得到开纹身店所需的一切。”业内专家说,洛根描述了使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因素:有些城镇甚至是城镇集群专门为某些行业生产特定产品。创建这种密集且快速迭代的生态系统需要很多年。

许多美国企业主表示,当他们试图在本土开展制造业时遇到各种挑战,成本更高、原材料采购困难、缺乏劳动力等。一家手袋公司创始人瓦卡雷拉说,若尝试将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她还需聘请中国人才来帮助确保正确安装生产线。(作者Zeyi Yang,崔晓东译)

相关文章

    美国2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起诉“美国志愿队”削减人员和项目

    当地时间4月29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2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对“美国志愿队”提起诉讼,指控其裁员并终止项目。据悉,这是特朗普政府缩减联邦政府规模的努力之一。23名民主党总检察长和两名州长在诉讼中辩称,政府正在削减该机构的规模,使其无法正常运作。多州联盟表示,此举违法并侵犯了国会的权力。根据诉讼,本月初

    “美国制造业残酷现实缩影:特朗普上回庆祝执政百日的工厂,生产线已迁至中国”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2017年4月2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Ames True Temper独轮车工厂。特朗普在那里庆祝了自己执政百日。 八年后,特朗普再迎百日节点。只是当初那座寄托了他复兴“美国制造”梦想的工厂,已经不在了。 它的生产线迁往了中国。 “这正是美国制造业残酷现实的缩影。”随着特

    英伟达回应分拆中国业务:完全为假消息

    IT之家 4 月 29 日消息,Digitimes 昨日在一篇付费报道中表示,英伟达正酝酿一场大胆的变革 —— 计划在中国以独立公司的形式运营,通过与本土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实现业务分拆。对此,英伟达向界面新闻回应表示,此传闻完全为假消息,相关些说法没有任何依据,而将毫无根据的主张和猜测作为事实发表是不

    重大利好!中欧贸易,突传大消息!

    中欧贸易传来利好信号。据最新消息,中欧班列(深圳)欧洲电商快线4月27日从深圳发运,将于15天后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中欧班列电商快线,搭载3D打印机、电子游戏手柄等商品,其开通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欧洲国家的商贸往来注入新动能。目前中欧班列的线路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

    石头科沃斯“硬碰硬”

    文 | 光子星球与热火朝天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相比,扫地机器人向来是个并不算“性感”的行业。即便是在前些年的爆发阶段,其想象空间也远不比彼时“串联万物”的智能音箱。但2024年,这个略显清冷的行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最安静战场,同时也是最为焦灼的战场。如今,扫地机“一哥”之位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一方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