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普法助农进田间 法治春风润民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07:00    

【来源:南京妇女网_基层信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升农民群众法治意识,4月2日,高淳区东坝街道青山村妇联特邀街道司法所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主题普法助农活动。活动通过“田间普法+助农实践”双模式,将法律知识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化身“法治讲解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春耕备耕时节常见的土地流转纠纷、农资购买维权、农产品电商合同签订等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针对村民提出的宅基地确权、邻里纠纷等问题,司法干部逐一进行专业解答,并向村民们发放《涉农法律知识手册》《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等资料。在普法间隙,工作人员还与村民一起参与农事劳作,在翻土、播种过程中讲解《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知识,指导村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专家到田里手把手教我们,这样的普法太实用了!”正在采茶的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普法”模式,将法治宣传从会议室延伸到生产一线,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下一步,青山村将持续深化“法治+助农”工作品牌,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晚报融媒·帮您办|噪音、漏水、占公区为常见邻里矛盾 律师支招: 沟通与证据是关键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刘青霞)深夜的练琴声、清晨的装修敲击声、天花板上不断蔓延的水渍......这些看似琐碎的邻里矛盾正影响着日常生活的幸福感。连日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市多个社区发现,随着城市居住密度增加,噪音、漏水、公共区域占用在邻里矛盾中较为集中。如何破解“对门不相识,相识即相争”的困局

    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新华社记者罗沙、高敬、魏弘毅202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5编、11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

    扎实推进党建引领高效能社会治理全面提升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业务能力

    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校福庆 通讯员 张海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高效能治理,推动人民调解员与“法律明白人”队伍深度融合,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基层法治力量,中牟新区司法局于4月24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召开人民调解员与“法律明白人”融合培训会议,会议邀请中牟县人民法

    在乡村劲吹文明善治新风——基层治理启示之一

    □悦连城在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刘村,“旺哥说事”调解团队的工作人员,以苦口婆心做工作著称。“旺哥”叫田小旺,常年在基层工作,因为人正直、办事公道、说话在理,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不管是家庭矛盾还是邻里纠纷,村民都愿意找他评理。这样的调解团队,在河南农村并不鲜见。乡土中国,历来有“无讼”的价值追求,对“和合”

    “70后”民警“老金”的“社区情”

    驻马店网讯 (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王艳)群众的心事,就是社区民警的心事。正是这份“以心换心”的责任感,让70后社区民警金东超熬出了“和气融融”的“百家粥”。今年50岁的金东超是正阳县公安局雷寨派出所指导员。在28年的农村派出所工作中,金东超从起初的“在社区”,再到现在的“知社区”“融社区”,他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