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走进警史馆,亲手触摸上世纪积满岁月尘埃的公安老物件,穿上不同年代的公安制服,在这个到处是青砖楼房的小镇体验当一回“公安特派员”,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公安局绿汁派出所推出的“限定版警营开放日”活动,让院内更加热闹起来。
...
“最美派出所”打造服务游客升级版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这个因矿业衰退而逐渐被遗忘的小镇,因为保留了大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厂矿建筑和一年一季的凤凰花开,成为了近年来的旅游热门地,每年五一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因小镇的旅游配套设施还在完善中,位于镇口的绿汁派出所敞开大门,主动邀请游客进门停车喝茶、充电休息,成为游客打卡绿汁的第一站,被网友夸为“最美”和“最具松弛感”派出所。

今年五一,派出所门口的两棵凤凰花早早盛放,和往年不同的是,“招揽”游客进门停车休息喝茶的小黑板不见了,换成了更为醒目的标志牌。花下的一张“我在绿汁当公安”的宣传海报显得格外显眼。所长梁元介绍:“今年我们所把80年代的两块‘老牌匾’挂回原位并开放了警史馆,除了继续为游客提供停车休息外,还邀请参观警史馆,甚至可以穿上老警服体验当一回老公安。”

绿汁“第一站体验”超出游客预期
4月30日下午,派出所院内迎来第一波游客,从楚雄州禄丰县来的王先生一家三口直接把车开进派出所,停车休息、上厕所、接热水……甚是自然。原来,王先生两年前就来过绿汁,知道派出所可免费停车,这次来就很自然把车开进院内。听说开放了警史馆,三人饶有兴致地走进馆内参观。

陈列柜里展示着70、80年代的老式警服、手抄户籍簿、各种泛黄的证照、民警的工作日志,还有复古的对讲机、照相机、手枪、手铐......
“这个自行车执照小时候家里也有!”“你看这个公文包,好熟悉啊。”一家人边看边感叹。原来王先生的岳母过去在交通监理所工作,看到上世纪的公安交警制服,激动地说:“我也穿过这身制服,得过很多奖状和证书,这帽徽,这肩章,都很熟悉和亲切,让我想起了很多回忆。”参观结束后,王先生一家在警史馆前合影留念。

派出所在继续服务好游客的基础上,推出参观警史馆、体验老公安等活动,让游客感受“超出预期”的松弛感与亲切感,了解绿汁公安的历史,让游客在“第一站体验”中,感受“枫桥经验”在这里的传承和发扬。
听老公安讲述曾经的历史
5月1日,游客纷至沓来,派出所的停车场很快爆满。去年,派出所门口的小黑板上“免费停车、充电、热水”等手写提示,意外爆红网络,游客们对这个全网最美派出所早已不再客套。

今年,所里重新划出一片停车区域,休息区里不仅有热水、应急箱、充电宝,还有免费WIFI和导览册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游客有序参观警史馆,听老公安讲述曾经的历史。

“那时候派出所一天要登记几十个人,很多人都是从省外来的矿工,不懂当地语言,工作特别难。”曾在原绿汁分局工作的退休老民警普明,正在警史馆里向游客讲述曾经那段艰辛与奉献的历史。游客们在警史馆内外纷纷停驻拍照,和白底黑字的“保卫处”门牌、不同时期的警服、各种老物件合影,尝试穿上警服感受那份责任与荣耀。

许多人表示,这样的警营开放日体验让他们对警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历史有了更真实的触感。来自深圳的游客胡先生参观完警史馆,体验处置了一起疑似拐卖女童的模拟警情,扮演一名“老刑警”,事后他激动地说:“很过瘾!沉浸式体验了一回当刑警的感觉,最后总算找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可是越过瘾越说明我们民警的办案越辛苦。”

在变与不变中让服务更有温度
从打造游客“松弛感满满”到“体验公安历史”,绿汁派出所不断探索出一条旅游警务与基层治理融合的新路子。
这个曾经云南重要的铜矿产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辉煌,是远近闻名的“小香港”。随着资源枯竭,矿区人口外迁,小镇逐渐沉寂,但绿汁派出所民警始终坚守在这里,护佑着这片土地。今年以来,随着镇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合署办公,派出所在老矿区人口管理、服务旅游经济上,让当地居民感受到综治+警务的贴心。

从一个为游客提供停车、热水、休息场所等细节,到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人民公安的历史,从做实“派出所主防”到“潮汐警务”服务民生,绿汁派出所正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仅5月1日当天,前来警史馆参观的游客超过1000余人。所长梁元说:“我们希望通过参观、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人民公安的历史,感受‘枫桥经验’在这里的传承和发扬。”在这里,公安民警的形象不再是冰冷的制服和忙碌的脚步,而是那个为你托底安全、传递温情、讲述历史的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付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