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兼顾产量、品质与抗性 湖北新增一超级稻品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37:00    

历时12年科研攻关、3年测产验收,历经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考验,米质达国标优质米三级。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确认,来自湖北的水稻品种“春9两优70”为2025年度超级稻品种。

“春9两优70”是以“春199S”为母本、“长恢7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籼稻两系品种。其中,父本“长恢70”由长江大学自主选育而成,母本“春199S”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育成。该品种生育期为135天,适宜在除武陵山区以外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我们团队从2009年开启‘春9两优70’超级稻选育工作,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5年获得国家认证。”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水稻遗传育种团队组长邱先进告诉记者,“春9两优70”超级稻的选育、验收历时15年,其中观察期就长达4年之久,历经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考验,该品种具有耐高温、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点,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在2022年、2024年两次超级稻测产试验中,“春9两优70”均遭遇长期极端高温灾害,但平均亩产分别达794.7公斤、787.2公斤,均符合超级稻确认标准。目前,该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交品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我国超级稻品种,按照其产地和熟期在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方面都有具体指标要求。其中,长江流域一季稻超级稻认定需两年、两个百亩片亩产达到780公斤以上。超级稻冠名实行有进有出机制,每年会新增符合各项指标要求的新品种,不适合生产需求的品种也会及时退出。2025年,农业农村部共认定超级稻品种13个、退出14个,目前全国可冠名超级稻的品种共128个。

(总台记者 徐之昊 王伟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遂昌机械春耕 为制种季铺“温床”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建龙 拍友 朱敏 郑雯4月16日,浙江丽水遂昌县石练镇柳村村的农田内,机械旋耕机穿梭其间翻耕农田,为即将到来的制种季铺就“温床”。作为浙江省最大的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遂昌以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当前已实现制种产业“耕、种、管、收”全流程机

    科技赋能春耕春管 “智”耕“数”种绘就希望田野上的新“丰”景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地正值春耕春管时节。在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水稻育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当地通过智能化、标准化的工厂化模式,实现了水稻育秧的高质高效。记者来到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的水稻智能育秧工厂,这里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内设有智能控制室、水稻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双氧催芽设备、播

    制种之重

    制种订单开年后就到了。奉贤区海湾镇五四农场,上海传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张克红的日历本上,“5月15日”被画了一个圈,这是杂交粳稻“申优28”播种的日子。张克红的制种基地位于农场西北角,看得见海。今年,她从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收到1500亩的制种订单。制种,若遇上风调雨顺,一亩地能赚1000多

    “90后”新农人陈苗苗:推广高产品种 播撒农田希望

    原标题:“90后”新农人陈苗苗:推广高产品种 播撒农田希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天气渐暖,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巍山镇光里湖村的农田里,农户们驾驶农机翻耕土地,为早稻插秧作准备。彦春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彦春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份踏实与希

    山西农大黑小麦系列品种推广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张志刚)“临黑199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转化给我公司的第一个黑小麦品种,经过试种,亩产达到普通小麦水平,价格是普通小麦的1.5—2倍。”近日,看着50亩良种繁育田麦苗陆续返青,山西大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立峰信心满怀。  黑小麦易受产量低、生长后期易倒伏等因素困扰,难以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