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突发胸痛竟是吃太快?预防食管损伤,切记细嚼慢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8: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陈雨虹 徐珊

近日,浙江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突发胸痛的患者。

因匆忙进食,31岁的张先生(化名)突发剧烈胸痛,紧急就诊,医生经胃镜将食管异物嵌顿取出,发现距门齿25-35cm有一长条状血肿,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食管血肿。

询问得知,张先生在吃一根烤肠时未充分咀嚼,烤肠不慎卡入食管,后又干呕,引发局部黏膜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形成血肿。所幸发现及时,经禁食、抑酸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一周后复查良好。

图片由创作大脑AI生成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冯玉良表示,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吃东西时过急、过快或食物过烫,感觉食物通过食管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感。轻者这种痛感随着食物咽下慢慢缓解,严重者则可能会出现食管异物划伤、灼伤,甚至食管穿孔、食管黏膜剥脱!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食管血肿。

食管血肿是食管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多由外力损伤(如食物嵌顿、误吞尖锐异物)或剧烈呕吐引发。患者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吞咽困难,易被误诊为心绞痛或胃食管反流病。

如何预防食管损伤?

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狼吞虎咽”;慎选食物,老年人、儿童避免进食黏性大、质地硬的食物;及时就医,若出现吞咽梗阻或胸痛,切勿强行吞饭、喝醋,应立即禁食并就诊。

冯玉良提醒,内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食管血肿早期症状隐蔽,易被忽视。通过胃镜检查可直观判断血肿范围及是否穿孔、感染。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若血肿进行性增大或合并感染,需外科干预。

平时饮食需牢记“三不要”:不要趁热吃、不要大口吞、不要边吃边说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举行专家见面会暨科普分享会

    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 肖萌)在眼科医疗领域,近视矫正技术正朝着“高清视觉、全程定制”的方向不断发展。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ICL晶体植入手术领域持续深耕,截至目前,在十年间已完成55万例ICL晶体植入手术,蝉联瑞士STAAR Surgical公司“全球ICL手术量第一医疗机构(2015 -

    防治肝炎,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新华社西安7月28日电(记者蔺娟)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肝炎有哪些类型?病毒性肝炎可以治愈吗?如何预防肝炎?关于肝炎防治的这些知识,听听专家怎么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韩英介绍,通常人们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甲型、

    睡觉爱流口水的人,最好排查一下这4种病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觉醒来,枕头上一片口水印,嘴角还挂着“银线”……偶尔流口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医生眼中,容易流口水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这3种情况不必太担心口水,也就是唾液,由唾液腺分泌。唾液腺有大有小,大唾液腺比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它们承担着90%的唾液生成工作;此外,口腔黏

    《科学》刊发上海科学家成果: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有效阻断致命性遗传脑病进展

    北京时间7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7月10日14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彭勃、饶艳霞团队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曹立团队合作,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首次证实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可成功阻断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LSP)的病程进展。ALSP是一种由

    上海一家五口“整整齐齐”来看夜门诊!有人直呼:“真是我的救命稻草”

    “这几天,下午两三点实在是太热了。看到有夜门诊,正好等天凉快一点儿了来看牙。”傍晚6时许,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口腔医学中心夜门诊,新民晚报记者遇到了排队等候的张女士,她说自己此前补的牙材料掉了,过来再补一下。该院口腔科副主任王少海主任医师介绍,今年5月起,口腔科在日常门诊基础上开启延时服务,增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