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教育者手记|孙殿勤:有一种温暖的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9: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

文|临沂市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初级中学教师 孙殿勤

“关于课题这事儿,你可以加入课题领航团队,让里面的专家给你指导指导,这样你研究起来,可能更加顺手一些。”沂南县教体局教科室的朱建淑主任,一脸和气地对我说。对课题研究充满焦虑的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像是有了底,赶忙收拾了一下乱糟糟的心情,在朱主任的帮助下,加入了学校所在的课题领航片区团队的微信群。

说起这课题研究,我起初纯粹就是冲着那证件去的。在教学一线干了好些年,年纪渐长,教学思想不知不觉就跟不上形势了,教育方法也变得固化,怎么都打不开新局面,导致教学成绩不是太理想。每到评比的时候,总是比别人差那么一截,评优树先很难轮上我。可评职称又必须得有证件撑着,我常常望着那些证书干着急,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学校领导瞅见我这“窘境”,便给我指了条路:“你平时不是爱读书、文章也写得不错嘛,要不试试搞课题研究,说不定是一条‘捷径’。”我琢磨着领导的话,好像是这么回事。等到课题申报的时候,我也没仔细考虑,稀里糊涂就报了一个。其实哪是没有认真选啊,实在是对课题研究一窍不通,真要动手做,就像“老虎吃天”,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嘴。

拿到课题申报书,我对着那一堆空白,脑袋里也是一片空白,选题、立项这些关键环节,对我来说就跟雾里看花似的,懵懵懂懂。也没人可以咨询,我连资料都不知道该怎么查。搞科研、立课题,看着这么麻烦,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可一想到现实里拿其他证件也难如登天,又左右为难,纠结得不行。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同事看出了我畏难发愁的心思,建议我去教科研办公室问问。

不想在那儿正好碰上朱主任,我一股脑儿把心里的困惑全倒了出来。朱主任听完,和声细语地帮我纠正想法:“搞课题研究,能拿证件固然好,但这可不是重要的。我们研究的课题,得从教育教学实践的难题出发。把这些难题研究透了,解决了,教学质量提高了,老师育人的本事增强了,学生也能全面发展,这才是课题研究真正的目的,可不能光盯着那一张证书。”她顿了顿,又笑着鼓励我:“当然,等你把这些都做好了,还怕拿不到证书?”

她的这一番话,就像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我顺利加入了学校所在的课题研究领航团队。全县按学校位置划分了六大课题研究领航团队——团队里有经验丰富的课题专家,还有像我这样的课题研究“小白”。在学校,我们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课题研究这儿,我们就是虚心求学的学生。朱主任对我们的帮助很贴心:从最开始怎么选题,到怎么填课题申请书、怎么开题、怎么写课题中期报告,再到怎么收集材料,每一步都安排课题专家给我们详细讲解、耐心指导。

团队还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会上课题主持人要讲课题的研究进度或对研究课题进行说明,专家当场点评,主持人要是有疑问,专家马上解答。每次开课题研究会,朱主任都亲自到场,她的指导细致又精准,从申报材料的格式、内容怎么写,到佐证材料怎么选,把课题申报和结题材料里常见的问题都梳理出来,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她一直强调,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得抓住关键问题,实实在在地研究,得出有价值的成果;还要创新教科研方式,把联研共同体课题的开题、中期论证、结题这些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多亏了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帮助,我主持的课题才一点点完善起来,最后顺利结题,并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朱主任知道,课题研究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可我们一线老师,实践经验是有,但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欠缺。于是,她发起了“阅读·实践·共成长工程”的活动。这个活动把全县的教学骨干组织起来,分成小组开展读书活动。专家推荐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大家读完交流心得,写读后感交上去,专家点评、成员之间也互相评一评,隔段时间还会表彰优秀学员,通过这些方式,带动全县老师一起阅读、实践。我按照专家的推荐读了不少书,读完之后,感觉好多以前在教学里想不明白的问题,一下子都有了答案,心里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

回想起这段经历,朱主任和专家们给我的帮助,就像春天里的春风,实实在在地温暖着我,让我在成长路上有了前进的力量。这份温暖,我会一直记在心里,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教育工作里,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多走路”能降血糖,有依据吗?研究结果公布,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清晨六点的公园步道上,58 岁的陈叔正跟着人群快走。作为糖尿病前期患者,他每天手机里的步数目标从 5000 步涨到了 1 万步。「都说多走路能降糖,我得试试。」他的语气里带着对健康的迫切期待。但「多走路」究竟是血糖的「调节剂」还是「安慰剂」?我们从一项跨国研究说起。一、糖尿病早期:身体发出的「无声警

    智创未来|以创新之力定义智造新高度,珞石机器人惊艳亮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在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的聚光灯下。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携十余款尖端产品矩阵震撼登场。作为国家级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此次展示不仅呈现了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全场景产品生态,更以突破性创新成果

    14队争夺冠军!2025济南市篮协“飞扬科技杯”篮球赛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4月25日下午,2025济南市篮球协会“飞扬科技杯”篮球赛,在济南市天桥区科曼篮球馆开幕。本次赛事由济南市篮球协会主办,济南市天桥区篮球运动协会承办,山东飞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冠名,得到了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的鼎力支持。开幕式上,济南市篮球协会副会长、天桥区篮球协会名誉主

    全国首批!全球最小年龄肺动脉去神经术为“心血管的癌症”带来治疗新希望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世伟教授、副主任医师殷杰教授团队为一名年仅14岁的肺动脉高压患儿成功施行了肺动脉去神经消融术(PADN)。据悉这是全国第二例儿童PADN,也是全球最小年龄的PADN。靶向治疗效果不佳,心肺功能持续恶化一年前,14岁女孩宣宣(化名)确诊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经

    海拔仅344.6米,尼山“高”在哪?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3日讯 哪座山最高?8848.86米,是世界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1532.7米,是中华文明中“五岳”之首——泰山的高度。344.6米,是“至圣先师”孔子诞生地——尼山的高度。尼山之“高”,高在精神前瞻,高在全球视野,高在价值认同……这里滋养出的文明成果不断落地,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