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史上最大脑图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10:00    

来源:中国科学报

通过分析1立方毫米小鼠脑组织重建的脑细胞的图像。

本报讯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立方毫米的小鼠脑细胞,创建了迄今最大、最详细的哺乳动物大脑“布线图”。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还详细展示了单个神经元的大规模活动,这在神经科学领域尚属首次。

这张高分辨率3D图谱包含20多万个脑细胞,其中约8.2万个是神经元。它还包括5亿多个神经元连接点(突触)和超过4公里的神经元线路,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小块与视觉相关的脑区组织中发现的。新图谱还捕获了数万个神经元发送信号并相互作用以处理视觉信息的活动。

这张大脑活动图谱和布线图是展示大脑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的连接组学的一座里程碑。其背后是“皮质网络机器智能”(MICrONS)项目150多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在4月9日发表于《自然》和《自然-方法学》的8篇论文中描述了该工作。MICrONS项目已将这些资源上线,其他团队可在不同研究中探索它们。

“他们做到了神经科学界从未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将神经元的活动映射到大量神经元线路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riela Petkova说,“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图谱。”

论文作者之一、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Forrest Collman说,这些数据“非常令人惊叹……看着它们,真的会让你对大脑的复杂性产生敬畏,那种感觉就像仰望夜空中的星星”。

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记录了小鼠在两个小时内观看视频时,视觉皮层中近7.6万个神经元的放电情况。然后,他们将1立方毫米的小鼠大脑做成数千个组织切片,每片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400。

科研人员对每个切片进行成像,并将图像组合成3D图谱。最后,他们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神经元及其分支投影和突触进行注释。他们还将图谱中的神经元与脑细胞活动的记录进行了匹配。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脑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Moritz Helmstaedter认为,“这种规模的功能与结构的结合”是前所未有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和成功”。

这项工作让人们对小鼠大脑神经回路的基本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皮层中对相似类型视觉特征——例如对某些形状或运动方向——作出反应的神经元无论相距多远,往往比与专门处理不同类型特征的神经元形成更多连接。

Collman说,这些结果为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理论增添了新证据,即“一起放电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之前的研究仅在数量有限的神经元和突触上测试了这一理论。他补充说,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一规则在大脑皮层不同组成部分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

MICrONS项目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数据集可以帮助揭示大脑的各种特征和过程。“我们以不同的细节水平和方式了解各种皮层区域。我认为这仅仅是将结构和功能关联起来的开始。”论文作者之一、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家Clay Reid说。

Helmstaedter说,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布线图研究大脑如何存储和回忆视觉记忆,例如“我们对上次生日聚会或祖父母的回忆”,这些是“关于哺乳动物皮层的重要且基本的问题”。

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解剖学家Nuno Macarico da Costa说,最新图谱覆盖了小鼠大脑的0.2%左右,接下来MICrONS团队将测试绘制小鼠整个大脑“地图”的技术。(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790-w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40-3

相关文章

    高龄老人严控血压,猝死风险小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期开展研究发现,80岁及以上老人将收缩压(高压)保持在130毫米汞柱以下,其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可减小26%。研究成果已刊发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2017年,美国一些主要心脏病研究机构修改了相关指南,将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划定为高血压,

    痛悼!巨星陨落!参会期间心脏骤停,享年85岁

    郭爱克院士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爱克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时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郭爱克近日在桐乡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突然在浴室晕倒,在送

    史上最大脑图出炉

    来源:中国科学报通过分析1立方毫米小鼠脑组织重建的脑细胞的图像。本报讯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立方毫米的小鼠脑细胞,创建了迄今最大、最详细的哺乳动物大脑“布线图”。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还详细展示了单个神经元的大规模活动,这在神经科学领域尚属首次。这张高分辨率3D图谱包含20多万个脑细胞,其中约8.2万个是

    深圳海关智能查验机器人升级

    科技日报讯(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侯雅文)4月1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已引入海关系统全国首个“满血版”DeepSeek-R1,实现技术升级,并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形成示范。据介绍,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深圳海关科技部门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的货物监

    让机器与人脑“对话”:脑机接口发展应用进入“快车道”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览上展出的一款可安装于安全帽内的脑机接口产品(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连日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览上,来自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及机构的创新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其中,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脑机系统“北脑一号”颇受关注。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